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专家论坛
|

孙福余:向科学健康养殖方式转变

孙福余:向科学健康养殖方式转变

作者:曾庆伟   文章来源:中国吉林网—吉林日报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养殖业是科技密集型产业,产业技术平均5年更新换代一次,每次换代都会刷新单产能力和经济收益。

科学养殖:转变方式的“前导车”

吉林省开特碧螺喜公司自去年起,累计投资300万元发展健康鸡养殖项目。作为雷士照明吉林省代理商,在软包装修行业拥有可观经营业绩的公司投资人黄慧,进军畜牧业,开始再次创业,起因是科学养殖理念对她的影响。运用先进技术、全程公司管护,成了公司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产品的保证。黄慧概括了自己经营养殖业的思路:“消费者健康的消费理念,和对安全畜产品的需求,促使健康养殖从科技优势转化为品牌竞争优势,这样才能长久发展。”

省畜牧业管理局畜牧发展处副处长孙福余认为,产业技术好似“前导车”,决定着产业发展速度和活力,只有跟上“前导车”,养殖户才能保持稳定的收益,否则就会被淘汰。一位养殖专家说,每年的技术培训都能见到许多新面孔,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用技术来突破传统养殖方式,追求经济效益的跃升。

社会监督:转变方式的“风向标”

一个又一个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曝光,提醒着生产者和行政执法者,转变生产方式是迫在眉睫的发展要求。去年从白城市畜牧站防疫员岗位退休的王才,如今对“曝光”有了不同认识。“过去出现投诉和纠纷,一遇曝光我就惊慌失措。于是,生产者协同行政执法者一起花血本平息。直到退休,我都对这种来自社会的监督反应过敏。”现在平静下来回头看“速生鸡”问题,他觉得作为防疫员,很多时候做得并不到位。停药后再饲养一周,以利于消费者健康,这对生产者来说,意味着每天都在追加投入。一些生产者为了眼前利益便违规生产,想方设法谋取不正当利益,直到盖不住了,一个个“金鸡王国”便轰然倒掉。

如何防范危机?孙福余认为,一定让生产者意识到政府监督会不断加强和完善,行政监督的“过滤网”会越来越细密,促使他们自觉地转向科学健康的养殖方式。“食品安全、人人有责”,广泛的社会监督、主动转向健康消费、到正规市场选购畜产品等等,都是保障食品安全有效之举。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督的“过滤器”,就像“风向标”,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能有效引导生产者转变养殖方式。

政策激励:方式创新的“试验田”

消费者的安全诉求,使生产者看到新的市场空间,各级政府也在想方设法寻求有效途径,标准化示范场政策、产加销一体化扶持政策等“试验田”,都是积极的探索。

还是拿吉林省开特碧螺喜公司为例,去冬今春,公司花了不到6万元的广告推广费,为健康鸡品做宣传,并按销区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安排。该公司的畜禽养殖直接面向销区组织生产和服务,既有每只卖到128元的高端产品,也有满足健康养生的普通鸡,针对各层次的消费者生产销售,颠覆了传统养殖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最忙碌的要数今年春节前后,公司全员上阵,却仍显得人手不够。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令该公司“开了个好头”。

黄慧说,前期广告促销,已经让人们记住健康鸡品,让消费者认识了“碧螺喜”品牌,为将来陆续出品的健康猪、牛等畜产品,营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这也正是政府管控和引导,给公司带来的商机。

据了解,我省“产加销一体化”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模式的成功推进,获得了国家农业部的认可,农业部正在着手制定一体化示范园区建设扶持项目,要把“试验田”放大、推广。目前,我省畜牧部门正在筹划养殖圈舍确权发证、抵押贷款的推进政策,作为养殖业融资的突破口,推动养殖业转方式、快发展、大发展。

孙福余说,只有在同一科技水平线上,资源才能显示出资源的优势。要向发达国家看齐,向高科技看齐。转变生产方式要变被动为主动,走在消费者前面的生产者才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