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黑龙江省的农业要做好生产关系调整、小城镇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三篇文章。中央党校客座教授、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陈永昌在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作题为《应对入世挑战,调整发展战略》的报告时分析指出了这一点。
入世后,农产品关税下降,价格低、品质好的“洋”农产品将大量进入市场,特别是南方市场。黑龙江省不能再靠国家调控进行“北粮南销”,农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
陈永昌分析,西方的农业是规模生产,政府给予农业巨额补贴,作为弱势产业扶持,农民享受国民待遇,有社会保障,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使西方粮食的价格比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
相比之下,黑龙江省的农业要想改变成本高、质量差的现状,需要作好三篇文章。一要进行生产关系调整,对联产承包制进行改革,进行“第四次土改”,变分散的小规模的作业方式为规模农业,便于高科技的运用,降低生产成本。二是进行小城镇建设,安置农村过剩人口,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一下四上”。“一下”就是把农作物种植面积调节下来,不靠单纯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收入;“四上”就是上畜牧业,上绿色产业,上水产养殖业,上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