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专家论坛
|

走活粮食这盘棋

走活粮食这盘棋

作者:王春生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增加农民收入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河南有9555万人口,农业人口占80%以上,是全国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连续5年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十分之一。其中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粮食在农民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证明,无论过去还是今后一个时期,要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必须立足河南省情,在粮食上做文章,找出路,走活粮食这盘棋。
调整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以优质专用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河南省一方面粮食积压,卖不出去;另一方面,优质专用粮还要进口。因此,调整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逐步适应市场需求,是解决粮食积压的主要措施。继续按照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的要求,以替代进口、扩大出口为主要目标,抓好以豫北为主的优质强筋专用小麦基地、以豫中为主的优质中筋小麦基地、以豫中为主的优质中筋小麦基地、以豫南为主的优质弱筋小麦基地建设;抓好以沿黄地区为主的优质弱筋小麦基地建设;抓好以沿黄地区为主的优质稻米基地建设、以豫东南为主的优质高蛋白饲用玉米基地建设、以山区丘陵为主的优质高蛋白饲用玉米基地建设。要加快优质专用粮食新品种的引进、研究和开发力度,尽快把国内外一些最优良的品种应用到生产上。
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粮食转化增值,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发展畜牧业,把粮食转化为肉蛋奶,变粮仓为肉库,是解决粮食积压,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战略措施。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通过较短的时间,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一是以提高畜产品质量为重点,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要继续坚持稳步发展猪禽生产,加快发展优质肉牛、肉羊生产,突出发展奶业生产的方针。坚持引进与开发并重、创新与普及结合,加大良种畜禽的引进和推广力度,不断提高良种畜禽的制种供种能力,提高良种畜禽覆盖率和优质畜产品比重。二是以发展养殖场、建设养殖小区为重点,推进集约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三是以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和有害物质残留为重点,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大力实施饲料兽药安全工程,严禁有毒有害畜产品进入市场,维护我省的形象和声誉。
以建设优质粮食和优质畜产品加工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效益,安排劳动力就业,而且可以缓解农产品卖难,创造新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是大力发展以小麦为主的粮食精深加工业,尽快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加工基地。二是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尽快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畜产品加工基地。三是要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近几年河南省畜牧业发展较快,市场对饲料加工业。近几年河南省畜牧业发展较快,市场对饲料需求量加大,要积极适应这一需求,把饲料加工业作为主要加工产业之一,抓重点企业,积极发展绿色饲料、生态饲料,以适应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需求。
在抓好两个基地建设的同时,要切实抓好粮食销售。一是发展订单农业,搞好产销衔接,防止出现新的积压。要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转变职能、转变作风的大事来抓,组织骨干力量,走出去,跑市场,采取多种措施,多途径为农民找订单,逐步实现以销定产,避免生产的盲目性。二是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为粮食流通创造条件。切实抓好一批大中型粮食市场建设,使其功能完善配套,运行规范,档次提高,交易能力扩大,尽快形成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区域批发市场为骨干、市县专业市场为基础,电子交易和场内交易相结合的多级粮食市场体系,为扩大粮食销售创造条件。三是继续搞好与销区的粮食产销衔接,增加国内粮食市场占有份额,多途径解决粮食卖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