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专家论坛
|

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作者:杨新华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一、正确认识全省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形势
去年全国减负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监督,全省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进一步强化了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工作。二是开展了全省农民负担执法大检查。三是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准备工作。四是加强了农民负担案件查处和信访工作。五是强化了农村财务管理,从源头上治理减轻农民负担问题。去年9月全国减负电视电话会议以来,由于各地和省直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全省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了令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满意的成果,农民负担水平一直保持在上年人均收入的5%以下,多年来没有发生因农民负担问题引发的重大事件和恶性案件,农村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但是应当看到,目前全省仍存在一些加重农民负担和偏离党的减负政策的问题,有些领导对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农村“三乱”问题依然存在,农民的隐性负担仍然较重,农民的经济利益受到侵害。农村财务管理混乱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村级财务公开工作落的不实,村级债务仍然很重。这些问题在有的地区,有的部门仍然比较严重。各级政府要努力解决好上述问题。
二、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一直是农业和农村工作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是关系农村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步骤,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是否代表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标志,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稳定大局出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贯彻执行现行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政策。今年农民缴纳的村提留乡统筹费实行双重控制,既不得超过1997年的预算额,也不得突破2000年人均纯收入的5%。各地要坚持对农民负担预算进行认真审核,严格审批,对超过一定三年不变政策规定的,坚决核减下来。要继续执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没有发放到户的要立即发给农民,并严格按监督卡的收费标准执行,确保今年各项农民负担政策的落实。
(二)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责任制。各地必须实行减轻农民负担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要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作为考核和任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乡两级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一票否决制度,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机制,农业、纪检监察、财政、物价、审计、法制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各负其责,加强监管。
(三)继续坚持开展农民负担执法检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这次会议后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委员会要立即组织开展农民负担大检查,重点检查农民负担各项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对中小学乱收费,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电价乱收费,报刊摊派和达标升级活动等专项治理执行情况;农民负担信访案件查处情况。要按照国办发[2001]42号文件精神和今天家宝同志提出的要求,切实抓好落实,通过检查,确保中央提出的“一项制度,八个禁止”的规定得到落实。今年要对检查办法进行调整。不仅要加强对各市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同时也要加大对省直涉农部门进行检查的力度,严格控制省直有关部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违反规定进行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问题,从源头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四)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严格经济监督。要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快推行村级财务“乡代管”的办法,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制度,严格经济行为监督,有效控制村级各项开支,坚决制止农村财务管理混乱问题。
(五)继续做好农村费税改革的准备工作。省费税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制定好费税改革的配套政策,认真搞好试点县(市)的测算,为今后搞好费税改革提供成功的经验。
(六)做好今年农民负担减免工作。今年全省遭遇百年不遇的春旱,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困难,尤其是辽西地区灾情更为严重,要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考虑农民利益,做好灾区和贫困户的税费减免工作。对受灾严重、生活困难的农户,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农业税、乡统筹费和村提留,要给农民休养生息的机会。对因执行减免政策而减少的税费收入,不得分摊到其他农户。各有关部门也要从大局出发,统筹安排各项事业支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能压下来的支出坚决压下来,可办可不办的事情坚决停下来,能缓办的坚决缓办。
(七)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案件查处和信访工作。要切实加大对农民负担案件的查处和信访工作力度,对违反中央和省有关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和法规的行为,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对典型案件要全省通报,形成减轻农民负担的强大声势。凡发生涉及农民负担严重群体事件的地方,主要领导要到第一线,面对面向群众做疏导和化解工作,迅速和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防止事态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