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总的指导思想是“多予、少取、放活”。“放活”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沉着应对入世后对农业的冲击和挑战,趋利避害,抢抓机遇,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运行机制和新的领导方式去引导和驾驭农村工作,不断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水平。
首先,从思想上“放活”,用新的思维方式去研究和谋划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业发展更多地受到了市场的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加入世贸后,农产品的市场供求矛盾更为突出,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适应这种新的发展形势,就必须从思想上“放活”,牢固树立“三种观念”。一是树立靠特色求效益的观念。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通过结构调整,找准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挖掘潜力、拓展思路、营造优势,发展精品农业,实现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跨越,由适应型农业向主动型跨越,由单一传统型农业向特色优势型跨越。二是树立靠规模占市场的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从国内外市场与我们的资源对接上,选择最具特色、比较效益较高的产品和产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形成市场规模,通过壮大规模来赢得市场,形成产业竞争优势。三是树立靠开放求发展的观念。打破封闭保守思想,适应入世后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走出村门、走出县门、走出国门,在国际分工中找准优势的定位,去寻找更加广阔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空间,通过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第二,从体制上“放活”,用新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与目前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形成的突出矛盾,通过推进农村改革措施的实施,进一步探索新的市场组织形式,把农业结构调整升级与深化农村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逐步把运行机制搞活,实现由分散型农业向组织型农业的跨越。一是坚持农业结构调整升级与产业化的发展模式相结合。二是坚持农业结构调整升级与标准化的园区建设相结合。三是坚持农业结构调整升级与专业化的合作组织相结合。四是坚持农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国际化的创汇农业相结合。
第三,从领导上“放活”,用新的工作方式驾驭和引导新时期的农村工作。把“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成果、干部转变作风大下基层、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深化农村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工作机制的创新,带领农民致富。一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二是以示范服务基地为载体,建立新的工作运行机制。三是以落实各项政策为动力,加大支持农业力度。
(作者系中共桦南县委书记)
作者:张书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