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专家论坛
|

千方百计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千方百计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作者:郭书田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科学技术始终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每次农业的变革与飞跃,都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突破口的。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在新的科技革命中,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要率先达到国际水平。实现这个目标,既是艰巨的,经过努力也是可能的。关键是要千方百计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的全面高速增长,在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农产品由供给短缺转为供需平衡、丰年有余,新的科学技术推广与应用,起了决定性作用。例如,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总产量由20世纪的70年代末的3亿吨上升到90年代末的5亿吨,人均产量由200公斤上升到400公斤,除了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给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体制因素和多次提高收购价格的政策因素外,是与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以及其他粮食作物的优良品种和相应的耕作栽培技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又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为45%(其中种植业为42%,畜牧业为47%,水产业为49%),而发达国家为70-85%;化肥当年利用率为30-40%;灌溉水利用率为35-40%;农业在耕率为54%;机播率为28%;机收率为14%。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不高集中反映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数量是很大的,每年得奖的很多,但这些成果未能传授给广大农民,使之转化为生产力,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农业科技体制上"两张皮"的弊病。2001年1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大会和最近公布的农业科技纲要,都指出,为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必须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建立农业科技开发体系、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健全农业科技投入机制等。其中最关键的是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着重解决"两张皮"问题,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一是把教育、科研与推广密切结合起来。美国每个州的农学院负责全州的农业教育、科研与推广,是个很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打破部门的界限,使分散的单项的适用技术形成集中的综合技术,即"集成技术",直接传授给农民。二是科技部门与科技人员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与广大农户建立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这是科技与生产直接结合的有效形式。三是科技人员(包括原有的和新培养的)直接进入企业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服务。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部门和科技人员虽然可获得应有的收益,但由于农业是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的产业,又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政府在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是十分必要的。不能因为提倡农业科技产业化而忽视或削弱这种扶持。
  当前,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在实行战略性调整。农产品由以数量型为主转为以质量和效益型为主;由只生产初级产品转为经过加工生产最终产品;由粗放生产经营转为集约生产经营;由自给半自给生产转为商品化生产和市场化经营;由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转为规模化、社会化大生产经营;由附加值低的生产转为附加值高的生产;由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转为加工业建设在原料生产基地;由单一的国内市场转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使农业也要"走出去",由损害和破坏资源与环境的生产转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等等。在实现这些转变过程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前的产业革命,实质是科技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广大科技人员一定会建立新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