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农事气象
|

【科普阅读】农业如何应对高温伏旱

【科普阅读】农业如何应对高温伏旱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农业如何应对高温伏旱

 

  俗语云“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可见夏季出现干旱对于农业的危害很大。进入7月以来,我国南方大部持续出现高温少雨天气,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更是进入到高温伏旱期,一些地区发生稻田干旱的现象。持续的高温少雨对作物有何影响?又该如何防御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森。

 

  高温伏旱通常是指我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盛夏(多指7月至8月)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现象,特点是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成为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在伏天出现的干旱,称为伏(夏)旱,属于季风区灾害性气候。其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李森解释道,“高温伏旱不是年年都有。”根据气象部门统计,高温伏旱平均发生频率在50%左右;有的年份较轻,有的年份较重。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

 

  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夏)旱虽不及春旱出现的频率高;但对作物的危害一般较春旱重。高温伏旱对早稻灌浆、晚稻秧苗、一季稻孕穗抽穗灌浆、棉花蕾铃生长,对果树裂果、落果等有较大影响。总之,伏旱在影响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影响工矿业用水、生活用水和航运事业等。

 

  据李森介绍,目前,农业干旱的区域主要发生在湖南西部和南部、贵州中北部、重庆西南部和湖北西部的部分地区,南方其余大部地区旱象尚不明显。7月22日全国农业干旱综合监测结果表明:贵州中部、湖南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出现轻度农业干旱,全国其他农区基本无旱情。这一时期的干旱将对当地玉米抽雄吐丝、花生开花下针、棉花蕾铃生长等造成一定影响;其他比如蔬菜、烟草、茶叶等经济作物也受到一定影响。针对不同的作物,李森建议,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高温伏旱。比如晚稻灌水护苗、防治高温烧苗;果树、蔬菜、畜禽养殖等也应做好高温的防御工作。合理灌溉、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受旱地区要积极开发水源,减轻干旱影响。

 

  从今年4月份开始,为了更贴合农业生产服务需求,气象部门在农业气象产品的制作和发布上出现比较大的变化,比如将农业气象旬报转变为周报,农情监测预报的时段从以前的一旬10天缩短到一周7天。另外,土壤水分监测产品上也是从4月份开始,从每5天发布提升到每天发布。

 

(来源:《中国气象报》7月30日第三版 作者: 叶海英 责任编辑:王京齐)

 

  专家支招高温下如何田间管理

 

  7月23日起,安徽全省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超过37℃。由于晴热高温天气持续,农作物又处于旺盛生长期,农田蒸发蒸腾加快,土壤失墒加速,局部地区旱情显现,影响了作物的生长。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农气业务人员适时制作农用天气预报产品,提醒农民朋友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应对建议和措施主要包括对一季稻要浅水勤灌、日灌夜排、适时落干,改善田间小气候;早稻应抓住晴好天气抢收抢打,并及时晾晒归仓;晚稻移栽尽可能安排在早晨和傍晚,移栽后要注意以水调温,防止高温烧苗,促进返青生长;加强棉田管理,勤整枝、打杈,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棉花蕾铃脱;晴热高温易导致蔬菜瓜果落花落果,可采用遮阳网覆盖降温,并适当浇水,但要避免在午后高温时浇水。

 

  高温下怎样防中暑

 

  太阳释放热量,三湘气温飙升。连日来的高温让很多市民叫苦不迭,中暑就医人数激增。据记者了解,从7月1日到24日,湖南省长沙市120中暑接诊133次,比6月份多出三成多。

 

  “中暑是夏季最常见的急症,不仅在烈日下高强度工作的人容易中暑,老人、孕妇和小儿等特殊人群也可能成为室内中暑的高风险人群。”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师曾昭表示,有些人体温调节功能和散热功能都比较差。当室内没开空调或风扇,温度很高又没有对流的空气时,敏感人群就特别容易出现中暑现象。

 

  高温酷热天气,预防中暑成了当务之急。专家称,中暑通常伴有头晕、目眩、胸闷、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倒。一旦发现有中暑症状,公众应立即停止高温下的活动,及时补充水分,并到阴凉通风处平躺休息,解开衣领,降低体温;严重的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对于那些必须在高温下进行户外工作或者行走的人来说,在大量出汗后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外出前做好防晒准备,带好遮阳伞、遮阳帽,尽量穿浅色透气性好的服装。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些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品,以缓解轻度中暑带来的不适。同时,专家还提醒说,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人们的睡眠不足,有条件的可以适当补充午睡,确保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下午的工作中。

 

  同时,根据湖南省气象台预计,高温天气在短期内不但没有消退之意,还有可能继续加强。由于高温不“低头”,湖南省各地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程度也将呈扩大加重趋势,双季晚稻、棉花及其他作物受影响较重,局部地方可能出现人畜饮水困难。

 

  气象专家提醒,公众要注意从饮食起居等方面做好与高温天气打持久战的准备。有关部门应注意防火防电,避免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来源:《中国气象报》 作者:尹婷 责任编辑:王京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