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农事气象
|

“秋分”时节农事与未来天气

“秋分”时节农事与未来天气

作者:中国兴农网   文章来源:中国兴农网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9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秋分”。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形成昼夜等长,天文学上把“秋分”日定为秋季的开始,而气象上则规定要候平均气温开始低于22℃时才算入秋。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秋分是景色美好的时节,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此时正是秋熟作物灌浆和产量形成的最后关键时期。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而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

  秋分时节常发生的农业气象灾害有:寒露风,在此期间最怕秋季低温。当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以上≤20℃时,对常规晚稻抽穗扬花很不利,称为“寒露风”。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将会对作物生长和禽畜养殖造成一定影响。干旱及寒冷的天气会给疫病传播提供“良机”。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

  为此,“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

  秋分时节主要的农事活动。中稻要加强后期水浆管理,采用干湿相间的灌溉技术,收获前断水不宜过早,以收获前5-6天断水为宜。这样能提高根系活力,养根保叶,防止青枯逼熟和早衰瘪谷。棉花吐絮后,各棉区要利用晴好天气及时采摘棉花,坚持“四分四快”,就是分收、分晒、分藏、分售和快收、快晒、快拣、快售,以免被雨淋湿、发霉变质,影响棉花品质。采收菱角、荷藕和茭白。制订秋播规划,做好秋播种子余缺调剂和串换工作。三麦、蚕豆播前做好种子精选和处理,并做好发芽试验。油菜精做苗床,9月底前抢播育苗,已播油菜加强苗床管理。为确保冬小麦适墒播种,部分贪青晚熟的夏玉米可连株收获,同时,对难以成熟的玉米地块,应做好青贮的准备工作。对冬季蔬菜茼蒿、菠菜、大蒜、秋马铃薯、洋葱、青菜、蒲芹、黄芽菜等播种定植。在田蔬菜加强田间管理,以延长采收供应期。加强动物秋防,及时做好疫苗预防接种。做好家畜秋季配种,加工贮藏青粗饲料,家禽秋孵等工作。加强成鱼饲养管理,防治鱼病,增投精料,促进成鱼快长,分期捕捞上市。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9月21-30日),西南地区大部、江南东部、华南沿海等地降雨量一般有20-50毫米,其中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和北部局地降雨量有60-90毫米;海南中东部部分地区累积雨量有70-150毫米,局地超过200毫米。

  主要天气过程有。24-25日,弱冷空气影响华北北部、东北地区,气温略有下降,内蒙古东部、 东北地区有阵性降水。27-30日,将有冷空气影响北方大部地区,气温下降4-6℃,部分地区可达8℃以上;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大部将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将有4-5级风;期间,我国华南沿海和南部海域将有较大风雨天气。

  重点关注的天气。1、贵州、云南等气象干旱区雨日较多但降雨强度不大。未来10天,四川东南部、重庆南部、贵州、云南东部、广西西北部等气象干旱区雨日较多,但降雨强度不大,累积雨量一般有15-40毫米,其中贵州东南部、广西西北部雨量仍不足5毫米。2、海南多降雨天气。未来10天,海南多降雨天气,且中东部部分地区雨量较大,累积雨量有70-150毫米,局地超过200毫米。3、热带气旋。未来10天,将有1-2个热带风暴生成。4、西藏地震受灾区多阵性降雨。未来10天,西藏亚东县地震受灾区多阵性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