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庄、开心农场、无公害食品、富硒食品······这些新名词的背后就是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缩影。目前我省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形式上的创新,更需要科技上的创新。
生态文明村建设发展迅速
如今在海南农村,现代农业的影子正逐步通过休闲山庄及生态文明村来呈现。2012年,海南琼海市博鳌镇美雅村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村民郑元峰从外地辞职回到家乡,和另外7名村民一起办起了“阿叔农家乐”,没想到生意十分红火,每个月的月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现在村里铺就了水泥路,购置了垃圾桶,村旁肮脏的水塘改成了景观池塘,村子越变越漂亮了。
美雅村创建了生态文明村之后,郑元峰只是创富的一个缩影。不仅仅是他,大多数村民都依靠农家乐的形式实现了收入的增加,生活的富足。据了解,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海南各地政府根据当地人文和区位环境,将每个村的特点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循环经济。不仅如此,还专门将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相结合。
2011年,白沙县罗帅村的村民都十分开心,不仅住上了蓝瓦黄墙的现代化别墅,还迎来一批批前来参观游玩的游客。这个白沙引进的海南天涯驿站旅游项目,集农家乐、生态观光、民俗风情、休闲度假、房车营地、自驾车驿站为一体。随着天涯驿站项目的实施,村民的收入逐渐多元化。目前,已经有20余名村民成了天涯驿站的员工,主要做保安、保洁、餐厅服务等工作,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有闲置房间的村民可以把房间租给游客,收取每晚l00元的房租。村民还可以为游客做导游,也有一定的收入。
以罗帅村为首的生态文明村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案例正在琼岛辐射开来,现今已经遍地开花了。有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海南生态文明村建设共投入资金54.2亿元,累计建成生态文明村13988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60%。生态文明村建设便是农业创新的一种模式,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例证。
科技助推富硒米飞出岛外
农家乐及生态文明村是在我省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现代农业模式,而现代农业并不仅仅如此,科技含量的注入也非常需要。国内有关专家认为,我国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也正在孕育着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农业科技对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需求更为迫切,这也是我省现代农业转型需要考虑的。
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需要更多的技术含量进行支撑,才能摆脱传统农业成本与收益不匹配的情况。以富硒食品为例,目前在澄迈桥头的富硒番薯已经直供上海大超市,农民一直以为低贱得只能喂猪的番薯也能够通过技术的改良,走上大超市的货架。而澄迈的富硒福橙的销售价格高了,一位种植富硒福橙的福山镇村民在2010年的收入就达到了100多万元。农民增收了,笑容也多了。
由于科技含量的注入,富硒香米也逐渐成为海南岛健康岛的品牌走出岛外。以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弟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尹明教授研制的富硒香米“热香2号”为例,为了能够获得优质的品种,尹明历经7年坎坷,在澄迈、定安等地的富硒土壤上,反复研究种植,最后才种植出了富硒香米。为了能够达到无公害的标准,尹明教授专门限定了使用的有机肥料品种,更是对土壤进行了改良,希望能够种出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富硒大米。
据了解,目前富硒香米经国家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该产品符合国家一等食用火山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目前正在插上翅膀“飞”到香港、深圳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