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浙江省的鲜食玉米以春玉米为主,有大棚栽培、小拱棚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和露地栽培等,种植面积较大,在6月中旬到7月初的鲜食春玉米旺收季节,常发生鲜食玉米大量集中上市,造成货丰价廉的现象。如何根据市场需求,错开播种期,发展鲜食夏秋玉米,是提高鲜食玉米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
一、发展鲜食夏秋玉米的优势
1、品质优、需求量大。鲜食夏秋玉米灌浆期间气候适宜,有利于养分的积累,鲜果穗口味和品质明显优于鲜食春玉米,深受消费者欢迎。而且市场需求量大,浙江及周边省份的鲜食夏秋鲜食玉米生产量少,销售价格较高而且较稳定,种植效益高于露地栽培的鲜食春玉米,个别年份甚至高于设施栽培的早熟鲜食春玉米。
2、适宜播种期和采收期长。鲜食夏秋玉米适宜播种期在6月20日到8月10日,在浙南播种期还可向后推5~10天,因此可根据前作的收获期进行合理安排。夏秋鲜食玉米的采摘期的气温比鲜食春玉米采摘期气温低10~20℃,因此适宜的采摘期比鲜食春玉米长,果穗的苞叶可较长时间保持鲜绿,可根据市场需求较灵活地调整采摘期和上市量,做到均衡上市。
3、自然灾害少。鲜食夏秋玉米所遭受的自然灾害明显少于鲜食春玉米,特别是避开了鲜食春玉米灌浆期间的台风、暴雨、高温及干旱等自然灾害。同时鲜食夏秋玉米收获时绿叶数多,秸秆糖分含量高,青贮质量明显高于鲜食春玉米,且可粉碎后直接给牲畜青饲;鲜食夏秋玉米收获加工秸秆时气候凉爽,免除了鲜食春玉米收获期间的高温、暴晒之苦,所以深受奶牛场等养殖单位的欢迎,秸秆利用率高,使种植户和养殖户都增加了效益。
二、鲜食夏秋玉米的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夏秋季种植鲜食玉米,一般都有前作且季节比较紧,要及时翻耕整地,提倡每亩先施好栏肥10~15担,再行翻耕,按连沟1.2~1.3米的畦宽整地。如果前作是空闲田,经过一个春季,往往杂草丛生,要先喷草甘膦灭草后再翻耕整地。一般在平整畦面前施化肥,每亩用15公斤左右高浓度复合肥加碳铵15~20公斤,均匀混施于10厘米表土层内,防止伤根或伤芽,同时做好地下害虫和鼠害的防治。调节好土壤湿度以便播种。夏秋玉米播种期易遇高温干旱天气,如土壤较干,可先沟灌大半沟水,慢慢湿润畦面,经1~3天后待土壤干湿适中时即可播种。
2、选用优良品种。除收购厂家指定品种以外,鲜食夏秋玉米应注意选择优质的品种。这几年鲜食玉米发展较快,推出的品种也越来越多,选择品种除要考虑品种的产量以外,更要注重品种的商品性、品质、外观和口味等指标,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目前主要的糯玉米品种有浙凤糯2号、苏玉糯1号、2号、沪玉糯1号、浙糯2012等,它们都为白色系列。彩糯和黑糯玉米种植面积较少。甜玉米以超甜2018为主,其次为超甜3号、东穗204等,进口品种有华珍、日本金银甜玉米等。
3、分期播种。除厂家特约收购的鲜食玉米必须按要求进行播种以外,其它种植户自已零售或批发的应分期播种。户与户、场与场之间最好不要在一起集中播种,尽可能拉大播种间隔期,以便产品的销售。根据我们在湖州市的分期播种试验,鲜食糯玉米浙凤糯2号在5月20日到8月15日播种都可以播种,亩产鲜果穗可达500~700公斤。但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播种的夏玉米,在雄蕊散粉期、果穗吐丝期常遇到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高温季节,造成果穗不能正常受精,易出现“秃尖”、缺粒,甚至空秆。此外近几年由于寒潮来临较迟,个别地方在8月20~25日播种的,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也可收获鲜穗,但这时播种期为投机性播种期,风险较大,但市场价格较高,销路较好。为此建议夏秋鲜食玉米分期播种的安全播种期为6月下旬到8月10日左右。播种建议采用直播方式,以减少移栽的工本。
4、抓好苗期管理。(1)中耕施肥。出苗后5~7天,开始中耕除草,结合中耕追施苗肥。如发现缺棵,及时补苗,补后浇水。隔10天左右再中耕施肥一次。(2)注意抗旱保苗。如遇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出现部分幼苗叶片疲软萎蔫状态,应沟灌半沟水抗旱。切忌大水漫灌,不利玉米生长。如遇大雨,要及时清沟排水。(3)做好地下害虫、螟虫、蚜虫的防治。(4)掰除分蘖。很多鲜食玉米品种有分蘖的特点,在分蘖较小时要及时掰除。
5、抓好中后期管理。中后期管理重点是攻大穗,争高产。(1)施肥。在6~7叶时,对小苗弱苗“开小灶”单独施肥,用稀人粪尿或尿素兑水浇施或在玉米基部10厘米左右处开穴点施,以壮秆促平衡。重点施好攻穗肥,一般早中熟品种,如浙凤糯2号在喇叭口期见13叶时全田普施重施一次穗肥,一般每亩用尿素20公斤左右,以促大穗。(2)清沟培土,防倒抗旱。穗肥施后要清沟培土,防倒伏。遇台风暴雨过后,一要注意清沟排水;二要在雨后当日或次日清晨马上扶正植株,避免迟迟不扶而发生玉米茎秆逐渐弯曲而影响产量;三要进行培土,防止发生倒伏。夏秋季遇旱要及时抗旱,特别是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吐丝期,是玉米一生中肥水吸收量最大的时期,在生殖生长开始过程中,对水分很敏感,必须保证水分的供应,防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