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种植业技术
|

台湾奇珍甜豌豆品种性状优良 市场前景看好

台湾奇珍甜豌豆品种性状优良 市场前景看好

作者:作者:张旭林 古汉明 王鸿昌   文章来源:甜豌豆   发表时间:2003-05-09    点击量:

奇珍甜豌豆是广东近几年从台湾引进推广的甜豆新品种,一般亩产1250—1500公斤,高产达2000公斤。其结荚饱满,颜色青绿,外型美观,食味甜脆爽口,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价格较其它豌豆高,种植面积发展较快,现我省很多地方都有种植。其前作可以是水稻、玉米、冬瓜、叶菜、花卉等作物,秋冬种植甜豌豆到次年2、3月才收获完毕,是秋冬种植较为理想而经济效益较好的一种作物。从近年来的市场销售来看,其销路和价格较为稳定。保鲜贮存后仍能保持其产品的新鲜青绿和甜度,产品旺销港澳市场,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一、品种特性

奇珍甜豌豆喜欢冷凉天气,耐寒而不耐热,适宜生长温度为16—23℃。广州地区一般在9月下旬以后播种,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最佳。近年来,我省山区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将播种期提早到8月份。海拔在700米以上的地区于7月中旬可播种,海拔在600—700米的在7月下旬可播种,海拔400—600米的8月上旬可播种,海拔300米以下的8月中旬可播种。植株半蔓生,蔓长1·8—2·5米,分枝力强,结荚多,每株可结荚20—30个以上,荚大粒大,花白色,豆荚呈圆长型,属软荚型品种。每100克豆荚中含蛋白质1·3克,维生素30·8毫克,营养丰富。

二、选择地块

奇珍甜豌豆忌与其它豆科作物连作,也忌偏酸性土壤,应选择排灌方便、肥力中上、连续两年未种过豆科作物的砂壤土田地,以pH值6—7为宜。

三、整地与施肥

整地时将土壤深翻一次,每亩施石灰75公斤,然后耙碎充分晒白,按南北方向起畦,畦宽1·3—1·5米,高25—30厘米,沟宽约30厘米。每亩用鸡鸭粪750公斤或花生麸50公斤加磷肥80公斤作基肥。要注意将基肥施于播种沟两侧,使种子不要接触肥料,预防出苗后烧伤引起根腐病。

四、适时播种

施足基肥,整平畦面,每畦单行种植,于畦中间开浅沟播种,单粒点播,株距4—5厘米,每亩播种量2—3公斤,播后覆土2厘米,播种时种子要干播,不要浸水,有条件的最好覆盖一层稻草。晴天播后即灌“跑马水”,畦面湿透即排干水,切忌浸水和渍水。随后亩用“丁草胺”150毫升兑水80公斤均匀喷于畦面及沟底,防除杂草。4天后,豆苗刚出土时,及时揭开稻草于豆苗两旁,既可防止出现高脚苗,又可保湿防热。

五、苗期管理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并要注意虫害动态,发现“地老虎”咬食幼苗应立即喷药防治。水分要求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切忌渍水和土壤过湿。苗期施肥以施液肥为主,齐苗后5—6天,亩淋尿素1·5公斤。齐苗后10天亩淋尿素2公斤,以后每隔5—6天,亩淋复合肥3公斤。每次淋液肥不要把液肥淋在豆苗心上,以免伤害幼苗。苗高30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小培土护苗。在未插竹竿前,畦面开条浅沟,亩施花生麸40公斤,钾肥10公斤,接着培大土,并疏通畦沟,便于排灌水。

六、插竹竿引苗上架

中耕培土和引苗上架是甜豌豆高产栽培的必要措施。苗高30厘米时,可插竹竿引蔓。在畦中间按30厘米的距离交叉插竹竿,竹长约3米,亩用竹竿约3000条。插好竿后,用纤维绳沿着竹竿向上、每隔30厘米左右横向牵一条胶绳,共牵4—5条,以利于豆苗向上攀缘。

七、开花结荚期管理

奇珍甜豌豆全生育期120天,播种至始花约60天,始花至收获期约60天。初花期亩用复合肥15公斤进行条施。初荚期亩可用“802”200毫克兑水淋根或叶面喷施,亦可使用其它营养生长素,如“保得”、“美奇”、“利果美”、“膨大素”等喷施叶片和豆荚或兑水淋施。其使用量分别是:“保得”亩用30克,“美奇”亩用30克,“利果美”本品400倍,“膨大素”50克,兑水25—30公斤喷施。使用叶面肥,能促进根系吸收养分,活化豆苗,健壮植株,提高豆荚品质,促进开花结荚,使花多荚大,豆荚青绿鲜艳,并增强抗病能力,延长豆苗生长寿命。甜豌豆开花结荚期间需水量较大,要保持土壤湿润,晴天可结合施肥灌“跑马水”,浸至畦面湿润为宜,速灌速排。雨天要及时排除渍水,防止根系受浸早衰引致病虫害发生。 

八、病虫防治

主要病害:根腐病、立枯病、白粉病、芽枯萎病、菌核病、灰霉病、褐斑病、锈病。主要虫害:地老虎、豆杆蝇、潜叶蝇、蚜虫、粉虱、蓟马、蛀蒂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1、根腐病:俗称枯萎病,由顽固性镰刀菌入侵引起,该菌在土壤中存活期达13年之久,一般杀菌剂难以将此菌杀死。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生,茎部及根部表皮凹陷变褐,腐烂叶片由植株下部至上部变黄,后期整株变黄枯死,造成严重减产甚至全部失收。防治措施:①选用非豆科作物地种植。②用2%的“枯萎立克”药剂拌种后再播。③苗期至结荚期用“枯萎立克”500倍液淋根,每隔7天淋一次。

2、白粉病、褐斑病:白粉病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淡黄斑点,逐渐扩大成黄色斑块,后期整株叶片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