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动物医学
|

华支睾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

作者:   文章来源:养殖;畜禽;华支睾吸虫病   发表时间:2003-01-23    点击量:

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osis sinensis
  本病是由后睾科的华支睾吸虫寄生于犬、猫、猪等动物的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的。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在中国分布极广,已有24个省市有本病的报道。它也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
  寄生于肝脏的成虫排出虫卵,卵随粪便落入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毛蚴在螺的消化道中孵出,毛蚴进入螺的淋巴系统,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成熟的尾蚴离开螺体落入水中,遇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或虾,便侵入其体内各部,尤以肌肉居多,最后形成囊蚴。当人、犬、猫或猪等动物吞食含囊蚴的生鱼、虾或未经煮熟的鱼虾而感染。幼虫在十二指汤内破囊而出,经总胆管而进入胆管,约经1个月发育为成虫。虫体在胆管内吸血,破坏胆管上皮细胞,引起胆管炎或胆囊炎。
  诊断要点
  l·主要症状为消化不良、下痢、呕吐、黄疸、腹水、消瘦和贫血,甚至发生死亡。
  2·剖检特征为胆囊肿大,、胆管增生、胆汁浓稠。胆管和胆囊中有大量虫体和虫卵,肝表面结缔组织增生,严重时发生肝硬化;
  3·可用反复沉淀法和粪便直接涂片法检查虫卵、虫卵很小,大小为27~25X12一2OUm,呈黄褐色,一端有一小盖,另一端有疣状突起,内含毛蚴。
  防治方法
  一、可用下列药物驱虫:
  1、吡喹酮,按50~75mg/kg一次口服。
  2、六氯对二甲苯,按50mg/kg,口服,每天一次,连用10天。
  3、丙硫苯咪挫,按30mg/kg,口服,每天一次,连用12天。
  二、预防着重于控制中间宿主的感染,禁喂生的鱼虾以及加强人畜的粪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