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研究属应用科学研究项目,其所运用的经济学基本原理主要来自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 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现代管理科学的相关理论;主要的理论支点是交易费用理论、比较效 益理论、平均利润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与应用结合,以实证分析为 主,针对不同层面采取的不同的方法,是本项研究在方法上的突出特点。
本项目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缘起、内涵、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实施步骤、国际经验等 理论经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颇有影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理 论框架与完整的微观运作系统。其理论创新在于,应用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和现 代管理科学原理多视角地揭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学本质,指出农业产业化是多元参与 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确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三种组织模式,并提出农业产业 化经营系统内构建平衡性组织结构的观点,认为合作经济组织应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 主要力量;此外,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演进方式、影响其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决定因素、动力 和助力、经营策略与生命线的说明,对政府角色和作用的界定,也不乏新意。本课题成果是 对应用经济学研究的贡献,对发展中的我国农业产业化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本项研究在研期间共发表论文报告25篇,出版著作两部,主要成果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 织方式与运行机制研究》报告,共26.7万字。课题在研期间应邀到山东、河北、河南、北京 、内蒙古、宁夏、山西、四川、云南、重庆、湖北、广东、广西、江苏等地作报告,进行论 证指导和提供咨询,直接帮助地方和一些企业进行规划设计;多次进行国际交流;应中央电 视台、新华社等多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或电教授课多次。通过这些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活 动不仅扩大了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指导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而且为农户和企业创造经 济效益产生积极的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