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灌溉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是国内外第一本针对灌溉工程而研究的、全面而系 统的专题性环境评价方法。
该研究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国际上涉及“灌溉与环境”的重大学术研讨会的资料和UNEP情报网 络的相关报导及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相关文件。研究了半个世纪以来典型项目成败的经验 和教训。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地区50余个项目进行了蹋查与调研。 本成果将灌溉产生的环境问题归纳为两大系统12个方面。经过推理、嫁接、试验、验证全面 完成了评价方法的配套。在学科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成果详述了灌溉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并提出缓解措施。从环保角度提出6种灌区分类方法 ,兼顾了水利和环保部门管理的需要。为工程分析提供了多学科技术参数。针对方法学方面 设置了7篇硕士论文进行探讨。为适应国际贷款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在社会经济评价系 统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可实施的方法。如公众参与、社会分析、移民安置与环境影 响、保护文化遗产、防止诱发开发和水权争夺等。在社会经济、工程风险和社会风险等评价 方面较好的适应了学科前沿的要求。
方法学的创新丰富了国际学术领域。①提出我国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地域分异规律及盐渍 化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体系。②建立农田灌溉农药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提供了灌排水系 外,受纳田间回流水水体占污染源排放的初始浓度并预测积累影响的规律。③提出灌区“剩 余人口”和环境变化的密切关系及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预测方法。④确定了污灌重金属在 土壤中积累影响的评价标准并推导出新的积累模式、经张士灌区验证,预测效果良好。
本成果方法可靠,所获评价结果是区域发展科学决策与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与国家环境影 响评价制度共存的实用技术,前途广阔。可用于环境影响评价、高等院校教材、干部培训等 。国家环保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将以此为教材进行上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