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大豆缺素罹病生理及诊断矫治技术

大豆缺素罹病生理及诊断矫治技术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1-25    点击量:

  本项目揭示了大豆必需的12种营养元素缺乏是限制大豆单产的重要因子之一,大豆缺素减产 5-74%;阐述了大豆缺素减产机制;对此研制出诊断矫治大豆缺素的技术各1套;探明黄淮长 江流域主要种植土壤缺素的种类、面积;应用其矫治技术有增产改善品质双重功能。目视诊 断与土化、植化三结合的诊断技术为技术关键。

大豆缺素罹病机制在于缺素诱发丙二醛等增升,过氧化物值增加,加剧细胞亚微结构膜脂过 氧化损伤,以致呼吸作用增强,光合强度、固氮酶、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氮素同化量下降。 

  大豆三要素及中量元素缺乏,一般可通过本项目视诊断确诊;微量元素缺乏,或多种元素缺 乏,以及缺素与侵染性病害并存,可通过目视诊断初诊定性,再经土化、植物化学定量确诊 ,有迅速、准确、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大豆12种元素缺乏矫治原则、矫治技术,详实有效, 大面积应用平均增产10.8%。其诊断与治技术,可广泛用于黄淮长江流域大豆种植区各种营 养元素缺乏病的诊断、矫治;对该区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高产平衡施肥亦有重要的指导 价值。

  在豫、皖、鄂三省大田应用,经11年合作开发,累计应用面积4511.5万亩,新增产量59万吨 ,新增纯收入5.015亿元,年经济效益5009.45万元。年最大应用面积710万亩,占年大豆缺 素面积的32.3%。仅黄淮长江流域尚待开发的年面积约1400万亩,按本项技术平均增产率, 每年至少可新增产量18.86万吨,新增纯收入1.556亿元。

本项技术还有改善大豆生化品质、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能增进赖氨酸、蛋氨酸含量,提高 亚油酸含量,降低亚麻酸含量等。12种营养元素能促进根长、根瘤数增加,提高固氮酶、硝 酸还原酶活性,增加大豆对土壤氮素吸收与提高共生固氮率,节省氮肥投入,减少硝酸盐对 水源的污染。

  本项技术的综合性、系统性、成熟性、深度及广度等方面居国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整体 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