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我找机构
|

甘薯研究所

作者:甘薯研究所   文章来源:甘薯研究所   发表时间:2013-12-11    点击量:
  我所始建于1910年,经历多次更名与变迁,现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徐州市农业科学院,一套班子多块牌子。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成立于1959年,原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薯类研究所,1962年并入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02年11月恢复并调整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牌子,实行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江苏省共建(以江苏为主的管理体制)。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成为淮海经济区人才荟萃、专业齐全、成果丰硕、科研优势和区位优势突出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在农业部“七五”、“八五”和“十五”连续三次科研实力综合评估中,均被评为全国“百强研究所”。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153人,科技人员108人,其中,研究员14人、副研究员3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12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9人,先后有4名专家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名当选中共十二大代表,1名省人大常委,2名全国劳模,1名省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全所设有国家甘薯科研品种资源、遗传、育种、生理栽培、加工利用、病虫害防控以及区域性的(小麦、水稻、棉花、油料、植保、园艺)、土壤肥料等12个研究专业。“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棉花、水稻、大豆、花生等5个徐州(淮)试验站”,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相继在我所建成。建成了“江苏徐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原生食品有限公司”和“徐州市农科院科技开发中心”等科技企业。全所现拥有高标准农业科研试验田700余亩,各类实验室9个,国内外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300余台套,固定资产总值约6000余万元。面积为1050亩的“徐州市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即将建成;集全所科研、办公于一体,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改扩建工程正在建设中。

  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科研立所、产业强所、人才兴所、科技富农”的发展理念,立足徐州,面向黄淮,服务全国,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和市场需求,开展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能。自“八五”以来,年均承担各级科技攻关、科技开发和国际合作项目等80余项;现承担国家“863”、“973”、“948”、科技支撑、创新体系、行业计划等重大项目27项。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育成农作物新品种177个,荣获各级科技成果奖259项次,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0项,包括陆地棉品种“徐棉209”国家发明奖、高产抗病甘薯品种“徐薯18”国家发明一等奖、高产花生品种“徐州68-4”国家发明三等奖等。科技成果累计推广14.45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278亿元。同时,造就了一批享有较高声誉的优秀农业专家,科研实力位居全国同类农业科研机构前列。

  目前,全所职工正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努力把徐州市农科所建成按现代科研院所模式运行的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区域农作物育种和引繁中心,为徐州市、江苏省和全国的农业生产再作新的贡献。

  点击进入甘薯研究所:http://www.xza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