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我找机构
|

麻类研究所

作者:麻类研究所   文章来源:麻类研究所   发表时间:2013-12-11    点击量: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1958年创建于湖南沅江,2001年搬迁长沙。地处湖南长沙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从事麻类作物研究的唯一国家级综合性专业研究所。同时也是全国麻类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

  现有职工288人,其中在职职工180人,离退休人员108人。现有国家级专家1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院跨世纪开发推广专家人才1人,院杰出人才7人,创新团队2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2人,博士、硕士学位人员45人,高级职称人员34人。

  全所设有综合处、科技管理处、科技开发处、计划财务处等4个职能部门;苎麻、红麻黄麻、亚麻大麻、生物加工、设施农业、质量信息、沅江实验站等7个研究部门和后勤服务中心。

  全所共有土地面积643.969亩,房屋面积39793.27平方米,共获得条件建设投入共计1.2亿。建有国家麻类作物育种中心等11个麻类行业技术创新平台。

  建所以来,共承担各类课题451项;取得科研成果183项,专利14项;获奖成果69项,其中获国家级奖10项,省部级奖42项;育成品种37个;编纂著作102部;在国内外刊物或学术会上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科普文章1200余篇。接待了亚、欧、美、澳、非等洲和IJ0(IJSG)、FAO等组织的高级官员和著名学者100余批300余人次,为国内外培训麻类技术人员7000余名。组织全国麻类专业委员会召开麻类学术会议。《中国麻业科学》(前身为《中国麻作》、《中国麻业》)和中国麻业信息网络中心,为近100万麻农和加工贸易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到目前为止,组建了4个一级学科和7个二级学科,研究领域向跨行业、多学科全面发展,研究对象从麻类作物拓展到纤维植物,加工手段从农业微生物拓展到酶制剂,产品从传统的纺织原料拓展到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根据学科的发展,于2011年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开展饲料作物、农业微生物工程和南方特色经济作物的研究。

  作为依托单位而建设的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涵盖1个研发中心、6个功能研究室、20个综合试验站,共有27位岗位专家、20个试验站站长,遍布全国主产麻区的麻业产、学、研等单位,五年总投入逾亿元;麻类研究所成为该体系的首席科学家单位,有12位科技骨干入选岗位专家,承担着育种、加工、设施设备等3个功能研究室及沅江综合试验站的研究和推广示范工作,并直接管理着团队成员232人,间接联系着100个示范县计300人,领导着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工作,在推动国家麻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点击进入麻类研究所:http://www.chinaibf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