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10年,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是以城市化为重点推动城乡一体化还是以城乡一体化为重点促进城市化,业内专家也有各自的观点。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以城市化为重点将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迟福林分析认为,从实际情况看,城市化水平与地区城乡差距成反比。城市化程度越高,城乡收入差距就越小。例如,东欧国家的城市化比例相对较低,城乡人均GDP相差2-3倍;欧美国家的城市化率很高,城乡人均GDP相差1-2倍。大城市发展的实践,不支持“城市越大,贫富差距越大”、“城市越大、城乡差距越大”的观点。以城市化为重点将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迟福林说,“十二五”城市化进程中突出的问题是两亿农民工如何市民化。“十二五”时期,土地的集约化和农民工的市民化要同步推进。未来3-5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应当让“农民工”三个字成为历史。为此,解决两亿农民工融入城市,需要尽快改革户籍、土地、社会福利的制度安排。
另外,还要分类推进省直管县改革,促进中小城市发展。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省直管县改革应紧扣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行政体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多种形式推进省直管县改革:第一,把具备一定条件的县升格为市;第二,把部分经济强县(市)升格为中等城市;第三,对靠近中心城市、并与中心城市产业关联度高的县可考虑“撤县改区”。对于那些农业县,建议实行财政及行政省直管县。这样,一方面使农业县能够直接获得省级支持,增强县域活力;另一方面周边城市化的发展可吸纳农业县域的剩余劳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