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专家论坛
|

潘家铮:水利建设大有可为

潘家铮:水利建设大有可为

作者:潘家铮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从1910年兴建第一座石龙坝水电站至今,中国水电建设已走过一百年不平凡的历程。现在中国水电总装机已突破2亿千瓦,年发电量约6000亿千瓦时,成为全球无与伦比的水电第一大国,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

  但目前开发的水电仍只占技术可开发量的较小比例。在今后的二三十年内,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还将有极大的发展,能源需求也必然大量增长。在这段关键时间中,成熟的、唯一能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利用的再生能源只能是水电。中国又已完全掌握开发技术,能自制设备,我们希望,到2020年,常规水电能达到3.3亿至3.5亿千瓦的规模,使水电在全国电力和电量中占1/4和1/5,使水电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的减排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水电站还有巨大的综合效益。巨大的水库能有效地抗洪减灾,避免溃堤决口,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保护了生态环境;发展灌溉,抗旱抗涝,增产粮食,解决13亿人口温饱问题;保障工业和城市用水,促进城市化建设;发展航运,水产和旅游事业……只要不存偏见,都应该承认中国水电建设的伟大成就和重要贡献。

  在开发水电的过程中,我国已建设起一支强大的水电铁军。他们有坚强的事业心,战斗在最艰苦的一线,历尽千磨百劫而不动摇,献了青春献终生。许多同志为水电献出生命。有无数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事迹。他们的足迹遍全球,他们的功勋永留史册。

  实践出真知,现在中国的水电工程技术,包括筑坝技术、泄洪消能、地下工程、地基处理、高边坡工程、设备制造……包括从规划、勘探、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维护、调度……都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另外,我们修建了许多大跨度、高边墙的地下厂房,在建的溪洛渡地下厂房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电厂房。我国自制了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正在制造80万千瓦乃至更大的机组。特高压输电技术可以将云贵川乃至西藏的水电送到华中、华南和华东。中国的水电和输电技术冠全球。

  现在制约水电开发的主要就是生态环境和移民问题。今后主要待建水电都位于西南山区,移民绝对数不大,库内人民目前还多过着困苦的生活,年轻一代渴望改变局面,有的地区本来需要生态移民。只要统筹考虑,移民问题不仅能做好,而且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水电对生态环境有巨大的正面效益(如防洪、减排),应正面宣传。沙泥、水质污染和其它生态环境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要通过事实和报道使人信服。

  过去最大的失误,是把水电开发的效益送给了下游受益的发达地区,把困难和问题留给了库区和移民。只要纠正做法,一定可以做到:建设一座电站,振兴一方经济,富庶一方人民,美化一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