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专家论坛
|

浅谈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利用与发展

浅谈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利用与发展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摘要 分析了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障碍,为了使科技信息更好地为农村经济服务,提出利用与发展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的对策。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多种经营的发展,科技信息在“科技兴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村经济的振兴“最终取决于科技的进步和成果的广泛应用”。但是,长期以来,科技信息在面向农村传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却不尽人意,可以说相当薄弱。县、乡级科技信息机构,作为直接面向农村的窗口,由于人力物力等方面条件限制,因此,只有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才能做好科技信息工作,充分发挥在科技兴农中的先导作用。

  1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的利用现状

  首先是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农村群体的信息需求日益增加。农村需要科技,农民需要信息,但是由于时空等条件的限制,农户很难找到针对性强的实用科技信息。据有关报道显示,农村用户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广播、电视等媒介,其比例占35%,而通过文献资料获取的信息约占30%左右;农户利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主要障碍是,科技信息量大的机构远离农村,而且县、乡科技信息机构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甚少,并且没有建立起农村信息传播服务系统。因此,农户不易获得实用信息。

  其次是以电子为载体的数据库的科技信息资源建设投入少。县、乡科学管理、生产常用的科技信息资料是不能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科技信息资源建设投入少,由于投入增长跟不上科技信息资源以电子为载体的数据库的增长幅度,使得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缺乏,造成信息严重不足。一是对科技信息资源和现代化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费用没有专项拔款;二是对科技信息资源和现代化信息设备的购置投入少,每年应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递增。

  第三是农村科技信息市场尚未形成气候。近年来,虽然信息机构已引入了市场机制,开展了一些信息经营服务,一些科技咨询部门也在开展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但是总的来说,科技信息服务业规模小、产值低,可以说尚未形成气候。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其它生产要素市场没有的常设市场和固定的场地,使科技信息传媒的渠道、范围等受到限制。

  2农村利用科技信息资源的障碍

  2.1全民信息意识淡薄

  这是影响用户利用信息资源的内在因素。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因而与用户的文化素质、信息意识密切相关。在一个文化素质和文化开放程度普遍较低的农村,知识的价值是很难被认识的。在广大农村,劳动力中53%的人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加上农民的保守意识浓厚,而信息意识很弱,因而在获取和利用农业科技信息时常表现出随机性、从众性和观望性心态,凡此种种,都是影响用户利用信息资源的不利因素。

  2.2农村现代化科技信息服务手段落后

  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科技信息手段是解决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通道。科技信息资源有以纸为载体的传统科技文献资料,也有以电子为载体的数据库,没有数据库作基础,现代化信息网络将成为空中楼阁,但有了数据库也不能取消传统的科技文献资料。

  2.3农村信息市场中虚假信息影响

  一般说来,信息真理性(即真实性)较强,则易被用户接受与利用;反之,虚假广告,虚假信息,使农民对科技信息真实性失去信心,则给用户筛选与利用信息造成困难。

  3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利用的发展对策

  3.1完善政策体系,培育农村科技信息市场
针对农业信息事业发展缓慢的现状,为了加强对农业信息服务业的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的政府职能,建立专门机构,制定政策并保证实施,以体现法律上保护、财政上支持、税收上优惠,使农业科技信息队伍“稳住一头”落到实处,“放开一片”更好地向信息产业方向发展。信息是一种资源,与其它物质资源形成各种产品市场一样,信息产品也要市场化。如果没有发达的信息市场,信息产品就会流通不畅,信息服务业就无从发展。目前,农业信息市场处于初期状态,须要在政策、体制上理顺关系,加大扶植力度。农业科技信息部门还应尽快改变当前较为单一的经营模式,主动开展诸如承接单项委托服务,为固定用户包括农村专业户提供常年专题服务,作为信息中介商以及信息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综合服务等多种业务形式,促进信息市场健康发展。

  3.2加强农村科技信息系统的基层管理和网络建设

  要改进各级综合性服务机构的功能,发挥地方优势,积极开拓和培育农业信息服务市场,充分利用各级各类信息机构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能力,运用有效的联合形式,推动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对行业设立的农业信息服务机构,要充分运用政府的行政职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其进行改造,使之具有双向功能:一是与主管单位的需求接轨,为本行业服务;二是与各级综合性服务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提供社会化信息服务,尤其要面向农村广大用户。对基层信息机构要指导它们建立综合信息服务观念,帮助建立一套科学的、适用于基层,尤其是农村的实际需求的信息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因此,技术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是技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市场培育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按照“条块结合、分级管理、自愿加入、资源共享、独立核算、有偿服务”的原则,搞好技术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广泛吸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和社团组成统分结合的网络体系。

  3.3加强人才培养,深入开发农村科技信息资源

  要把加强信息人才培养作为信息市场培育和发展的根本大事来抓紧抓好。一是要进一步抓好现有信息人才的培训提高和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二是要委托高等院校重点培养一大批信息人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三是要特别注意提高信息人员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人员才能生产高质量的信息商品。要重点培养一批讲政治、懂技术、会经营和善管理的信息业务骨干,充实到各个岗位,增强信息市场实力和活力,推动信息市场发展。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就必须认真了解、研究信息用户。广大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是千差万别,农业信息本身地域性也很强,如不对用户特点、条件、心理、需求规律等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进行市场细分,而只停留在多层次综合性肤浅的认识和做法上,就难以开发和提供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用户满意的农业科技信息。

  3.4立足当地实际,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异常活跃,竞争十分激烈。农业信息工作如果不改变服务模式,不扩大服务领域,就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农业信息工作投入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任务:一是为各级领导部门制定农业政策、农业发展战略、长远规划、科技攻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立论高、观点新、分析透彻、论据确凿的综合性、预测性研究报告;二是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三是为加强农业技术改造、解决生产技术关键问题,推广适用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服务;四是为实施“星火计划”,开发创汇农业,扶持乡镇企业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

  3.5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农村科技信息服务

  目前基层农村的交通、通讯等手段相对落后,而且对信息的需求层次也参差不齐,因而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服务手段,把科技信息传送给农户。(1)多渠道、多方位地搜集信息,通过研究分析获得准确可靠的信息,及时地把信息送到用户用中。(2)通过农村集市下乡召开信息发布会,印发资料,进行科技咨询服务,为乡镇企业及农户提供科技新技术、新成果信息,并对一些实用的技术信息搞好配套服务。(3)举办适用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培训班,使更多的群众掌握致富技术。(4)为乡镇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项目开展专题服务,包括技术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及联系农副产品供销渠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