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专家论坛
|

浅析西部农民市场意识的培育

浅析西部农民市场意识的培育

作者:何水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部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究其原因,既有西部地区发展环境欠佳、基础设施落后、投入不足等客观原因,更有西部地区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等主观原因。要在西部地区发展市场经济,尽快缩小东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就必须首先使西部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他们从小农思想和自然经济意识桎梏中解放出来,树立起市场意识。
  
  一、农民市场意识的培育是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人的行为都可追溯到其观念,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精神,从而产生相应的行为,并导致相应结果。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使西部地区农民精神萎靡不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结果是贫穷落后。越贫穷,人们越保守,再加之自然、经济、历史等方面原因,西部农村长期陷入贫穷的恶性循环中。要改变这一状态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启动人们精神动力,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树立和增强西部农民市场意识。尽管西部地区市场发育不完善,但如果不通过市场机制来调动西部农民自身的内在动力,不管政府或其他方面的扶持力度多大,西部农民脱贫致富都难于从根本上取得成功。建立市场机制就要先培育市场意识,对西部广大农民积极灌输有关市场经济的知识,使其树立大流通、大市场的思想,搞开放式经营,以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培育西部农民市场意识的切入点
  
  根据西部农村现状,要培育农民市场意识,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一是要培育农民市场参与意识,这是培育农民市场意识的基础。西部农村由于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制约,再加上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造成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不发达,一些地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必须破除小农意识,培育农民市场参与意识,引导农业和农民走向市场,实现农业和农民与市场的充分结合,促进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是要培育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这是培育农民市场意识的关键。西部农民一般不注重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对市场前景也缺乏预测,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精加工程度低,质量不高,即使其产品进入市场,也往往因供求关系处理不当,定价不准,而导致效益不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高度重视农民市场竞争意识的培育,准确掌握商品供求变化和价格行情,把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自觉投向效益好的部门或项目,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低投入高产出,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
  
  三是要培育农民市场风险意识和市场约束意识,这是培育农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农民的市场风险意识,也就是要农民自觉在机会与风险之间进行权衡选择,准确地捕捉和利用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自觉地寻求市场机会,正确地对待市场风险,减少投资的盲目性、随意性,合理配置资源,避免或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以保证整个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要在西部农村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培育农民的市场约束意识,使之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接受市场规范和法律、法规的约束。
  
  三、西部地区培育农民市场意识的途径
  
  转变西部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思维,树立市场意识,既是一个自发过程,也是一个自觉过程。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市场意识的形成一般都经过比较漫长的时期,随着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发展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在短期内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对于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西部农村来说,要实现这一观念转变的任务更为艰巨。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
  
  第一,宣传培训。利用广播电视、墙报、板报或采取印发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向农民宣传市场经济知识,使他们逐渐掌握市场经济基本经济规则,增强商品经济观念,逐步树立市场意识。
  
  第二,政策引导。要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对市场经济发展实行倾斜,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鼓励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积极培育市场主体。
  
  第三,利益驱动。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使农民真正获得实在利益,让其亲身感受到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才能使他们树立发展市场经济的信心,最终形成市场意识。
  
  第四,典型带动。要通过对当地脱贫致富带头人典型的树立、扶持,以激励广大农民群众向他们学习脱贫致富实用技术和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促使其市场经济意识尽快形成。
  
  第五,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在引进国外或国内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发展西部农村经济的同时,又引进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驱使西部农民企业家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生产经营理念。另外,通过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三资"企业中就业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促使西部广大农民逐步树立起市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