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分别从国际贸易的角度阐述了一个国家必须按照"两优择重,两劣取轻"的原则,来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的内部结构,然后实行国际间的贸易。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认为,一个地方农业有没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何在,说到底取决于资源的禀赋条件。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该战略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充分利用其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那么这个经济的生产成本就会低,竞争能力就会强,创造的社会剩余就会多,积累的量也就会大,从而进一步提升要素禀赋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农业是兵团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面对国内外两种因素和两个市场的双重压力,兵团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兵团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一、兵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优势分析
1、特色资源优势。
兵团幅员辽阔,地处亚欧大陆内陆和欧亚两个生态地理区域交汇处,有着非常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蕴藏着诸多独特的资源。首先是水土资源比较丰富。目前拥有大小河流400多条,年径流量约960 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约为264亿立方米,兴修水库100多座,总蓄水量300多亿立方米。耕地面积近100万公顷。其次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太阳总辐射量大,日照时间长,光质优越,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农作物生长期积温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较长。
2、现代大农业开发优势。
兵团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积累形成了以100万公顷耕地资源、200万公顷草场资源和0.08亿公顷可开垦荒地资源为依托的现代大农业生产体系和农产品加工体系。兵团大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规模化、产业化的比较优势和推行"两高一优"农业,实现高新技术推广转化的有利条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兵团充分考虑到国内外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将在丰富的资源开发领域和比较效益高的农产品深加工领域,以优惠让利的政策为前提,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最具优势产品和项目为龙头,与内地省区的高新技术进行直接的嫁接改造。
3、独特的地缘优势。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边境线长达5700公里,与8个国家接壤,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最前沿。兵团在亚欧第二条大陆桥铁路沿线及边境口岸有众多的师(局)和团场垦区,具有对西开放的地缘优势。
4、特殊的集团组织优势。
兵团自组建以来,就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领导体制,始终保持着集中统一的集团化管理和准军事管理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大范围地在全兵团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经济调控的宏观战略目标。
5、农业科技优势。
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实际上有两个,一是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孵化器,就是现代化的实验室;第二个是技术转化为产业的孵化器,就是资本市场。兵团不仅拥有像石河子大学、兵团农科院这样一流的农业科研单位,而且拥有一批像天业、天康、天宏把农业技术转化为产业的上市公司。兵团的农业科技优势还具体体现在目前所拥有的世界知名度较高的节水灌溉技术、机采棉技术、牲畜养殖技术、果蔬育种栽培技术等。
6、特有的政策优势。
兵团享有国家120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大型企业集团有利的投资、融资、外事外经贸、集团统一纳税、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增注国有资本、建立技术中心、企业上市新股发行倾斜等八方面的优惠政策。目前兵团组建集团方案已获国家批准,已有11家企业上市,向社会融资约30亿元。兵团企业可以享受国家有关"优化资本结构"的政策,现已得到国家政策资金支持30多亿元。兵团在西部大开发中将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广泛吸引国内外客商,有效挖掘内部潜力,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兵团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选择
1、依靠兵团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战略重点应是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发挥和实现比较优势,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第一,调整农产品结构,着力发展优质、高效、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提高优势农产品的供给水平,积极发展香梨、哈密瓜、葡萄、石榴、巴旦木、蟠桃、大枣等瓜果生产,提高品质,扩大市场占有率。第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重点发展酱用蕃茄、胡萝卜、红花、枸杞、线椒为主的红色系列产品生产;扩大甘草、麻黄、鹿茸等中草药材生产;加快出口棉和棉花深精加工为主的白色系列产品生产;积极发展以胡萝卜、石榴、沙棘、苹果等为原料的果蔬饮料加工;扩大名、优、特出口创汇农产品产量。第三,粮食生产应在自给有余和稳定总产量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商品率和质量,快速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增值水平和转化率。搞好基地建设。第四,加快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和水产业。调整畜牧业发展思路,应由过去的自我循环、剩余出售为主战略向出疆、出口促进战略转移。在积极发展水产业方面,要充分利用湖泊、水库、鱼塘等水面发展水产业。在发展常规品种的同时,重视珍稀名贵品种的养殖,利用养殖新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水产养殖业效益。
2、依靠兵团农业的科技优势,全面提高优势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兵团农业应在现有资源和技术储备基础上,通过积极选育和多渠道引进、研究和推广,进一步加大优势农产品品种改良和更新力度,提高良种覆盖率。提供科技支撑的重点应放到优势农产品的优质高效种养技术、优势农产品精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优势农产品储藏、保鲜、包装技术以及与特色农作物种植配套的节水灌溉技术等。加快建立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转化体系,按优势农产品产业组织科技力量进行攻关;加快特色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大力发展农牧民科技教育,普及实用技术。从而加快优势农产品技术创新,全面提高优势农产品的质量档次。
3、依靠兵团的组织优势,提高优势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目前,农产品供给过剩和大幅度波动难以收敛的现象,最核心的问题并不在于基层领导与农工的市场意识和观念不强,而在于农产品市场中的商业组织发育程度较低。兵团应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培育各类层层拦截市场风险的商业性中间组织和合作组织,化解和防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风险。第一,应扶持、鼓励各类农产品逐步形成相对较为集中的生产区,形成各垦区农产品的品牌信誉和特色,避免产品之间的过度竞争。第二,降低商业组织进入农产品经营的交易费用。鼓励凡是具备条件的各类组织进入农产品的经营领域,在进入的初期给予政策、程序及税费方面的优先、优惠待遇,同时,引导他们与农户、基层承包单位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第三,充分发挥兵师团三级供销服务体系的作用,使他们逐步发展过渡到商业性中间组织,专门从事农产品流通中某一专业业务。第四,在农产品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各大批发市场之间,建立信息网联系流,无偿提供各种产品的市场信息。
4、依靠兵团的大农业开发优势,加快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兵团应充分发挥大农业开发优势,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抓好结构调整、优化,建立健全主要农产品宏观调控体系,通过储藏、吞吐、调节余缺,实现农产品的均衡增长。最为关键的是要大搞优势农产品加工,特别是深加工、精加工,逐步实现农业和工业的高级结合,以农促工,以工带农,走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化之路。兵团当前和今后,要重点发展以龙头企业加工地带承包经营单位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化模式。纺织行业应以石河子市和阿拉尔市为基地,成为南北疆两大纺织集团;食品业重点培育中基蕃茄、新天葡萄酒、伊力特股份、农垦乳业、羚羊唛油等大型企业,把天康、新鹿、香巴拉培育成带动兵团畜牧业发展的大型龙头企业。结合兵团大农业特点,以粮、棉、油、糖、名、特、优、精等大宗农产品为产业钮带,大力培育特色农产品生产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加快这些龙头企业基地建设。
5、依靠兵团的地缘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
面对潜力巨大的中亚农产品市场,兵团可以利用作为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桥头堡的优势,以及口岸优势、风俗习惯同中亚各国相近等优势,积极发展优势农产品贸易。进一步调整优势农产品结构,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开展特色农业领域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深化和加快农业外贸体制改革,形成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大经贸经营体制。并积极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调整农产品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把兵团建成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
6、加强宏观调控,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解决生态危机,资源危机和人类生存危机的根本出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强调的是发展,确保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放弃发展,则无持续可言,只顾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性,长远发展将丧失根基。屯垦戍边的兵团农牧团场,大多数处在戈壁荒滩、风沙前沿、流域下游和盐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就更应该在发展中强调可持续性。为此,兵团应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优势,引导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