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结合自身优势,并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调整信贷结构、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同时要注意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目前,农业产业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向和有效形式。经过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仅对农业走向国内外市场,实现农村经济腾飞,加快农民奔小康步伐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而且也给农村金融部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效益增长点。农业银行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支持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提高经营效益。
一、农业银行在支持农业产业化方面的优势
(一)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固有的优势。(1)农业银行作为一级法人体制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网络健全,、机构遍布城乡,服务功能较为完善,在经营方式和服务领域有着较大的灵活性,可以为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提供包括信贷、国际国内结算在内的各类传统金融业务。同时,由于其信息网络发达,还可提供信息咨询、代收代付等新的服务。(2)农业银行在长期服务于农村经济的业务活动中,将经营重点放在支持骨干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上,培育了一大批优良客户群体和生息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既取得了较好效益,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支农路子。
(二)农业银行在商业化经营中的后发优势。(1)经过近几年的商业化改革,农业银行及时调整了市场定位,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合理调整机构设置,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运作要求。同时,这种商业化改革仍在深化,必将进一步提高农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2)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后,其业务品种和服务功能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并随着业务的发展不断更新换代,能够较好地满足经营客体日益变化的金融需求。(3)农业银行实施“优化乡镇、巩固县市、开拓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可使农业银行城市与乡村的业务优势互补、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也将为农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开创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为其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助推器,而且也给农业银行的商业化经营提供了新的效益增长点。农业银行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具体可采取如下对策:
(一)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认识,增强支持农业产业化的主动性。农业产业化发展客观上要求农业银行必须转变传统的经营思想观念,树立适应新形势的经营观、市场观、效益观,从思想上把支持农业产业化作为自身商业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增强支持农业产业化的主动性。具体要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五个转变”:从支持农业产品经济观念向支持农村商品经济观念转变;从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从支持产品数量增长观念向促进产品质量提高转变;从粗放经营观念向规模经济、集约经营转变;从分散使用、粗放管理信贷资金观念向适度集中、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支农效益观念转变。
(二)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调整信贷结构,突出支持重点。(1)支持主导产业的形成。根据农村区域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农村的主导产业、一般产业和替代产业,并着力支持主导产业,扶持其孕育、发展和壮大,以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基。(2)支持农产品基地建设。既要支持专业户生产的个体规模,也要支持区域化布局形成的群体规模,将着力点放在支持各种专业大户上,放在家庭农场和合作制农场、国营农场上,放在集体经济和社区性为农服务组织上,以示范和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走出一条专业户带动专业村,乡村连片建设形成规模基地的路子。(3)支持流通体系建设。突出支持一批依托基地、交易规模大、设施完备、具有较大区域辐射能力的中心批发市场,支持农民经纪人和运销专业户,从而为主导产品走向市场铺架桥梁,把农业产业化纳入市场经济运行的轨道。(4)支持农业科技的运用。不仅要支持农业的科研,而且要支持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支持县、乡、村配套的技术推广体系,使农业从种植业、养殖业到农副产品加工,从良种繁育、栽培饲养到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全面运用新的科学技术,结合实际地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化农业、高科技农业。(5)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向产业化、专业化和企业化发展,为其在优良品种的引进,生产技术的指导,病虫害防治,生产要素的扶持,产品的销售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供全面的、优质的、高效的服务。
(三)改善金融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更高的层次上支持农业产业化,不仅要有效增加资金投入,更要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为此,各级农业银行首先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调查研究,不断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市场信息,以当好政府和企业的参谋。其次要创新服务手段,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等新型业务,以传统业务、中间业务、本外币业务一体化的服务,来提高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效果。
(四)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切实防范和化解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信贷风险。一要坚持贷款基本制度,硬化贷款条件。农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按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和贷款条件,严格筛选客户。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没有落实的、技术落后、高耗低效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一律不予贷款。二要加强信贷的统一管理。对由农业银行多个经营机构贷款的企业要进行逐户清理,实行由贷款比重最大的经营机构或属地行流一管理。对于总行、分行确立的重点客户及跨省、跨地区的集团企业贷款,实行系统内的主办银行制度,确立一个经营初构为主办行。对有本外币业务交叉的项目和客户,明确信贷或国际业务一个部门主管。三要实行派驻客户经理制度。对贷款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企业集团要派驻客户经理,加强贷款管理,及时发现、化解贷款风险。四要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督促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建立风险基金,参加各类保险,减少非抗因素造成的贷款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