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专家论坛
|

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之源

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之源

作者:王善明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企业核心竞争力,现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语。至于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人们也许会列出理念、价值观、创新、人才、机制、规模、战略、品牌、质量、技术、服务、企业家能力等等。但不论你是什么行业,不论你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企业文化始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不是吗?凡是优秀的企业,都是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透过其核心竞争力,无不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其企业文化实实在在的力量:听到“制造松下产品先造松下人”的训条,就会感受到松下“以人为本”的价值准则;品尝一口百事可乐,就会感受到百事品牌“渴望无限”的理念;托着一颗“奔腾的芯”,就会感受到英特尔的创新精神。
  1 企业文化的“庐山真面目”
  北京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0年前,烧鹅仔在北京方庄首开中国式快餐连锁服务,它既有中国传统的美味,又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这种营销理念在当时是超前的。与此同时,在方庄还诞生了一家麦当劳,同烧鹅仔一样,引得八方来客,叫好声不绝于耳。此后,烧鹅仔分店曾达到近百家,与麦当劳共存共荣。10年后的今天,若想再到烤鹅仔处一饱口福之时,却发现“此地空余黄鹤楼”,烧鹅仔早已倒闭。但麦当劳一如十年前,红红火火,人流不息。有好事者询问麦当劳方庄店经理原因,他回答:“麦当劳出售的是企业文化。”“故事”警醒我们:不能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企业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的文化层次论,企业文化从表层到核心层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
  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中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表层文化,表现为企业器物、企业环境和企业标识,是企业行为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的显现和外化结晶。企业器物包括企业产品、企业生产资料、文化实物等方面的内容,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产品,它的存在价值体现出企业精神;企业环境一般包括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两个部分,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象征,它体现企业文化的个性特点;企业标识主要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象征物等方面的内容,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可视象征,彰显出企业文化的个性。
  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中以人的行为形态存在的中层文化,它包括企业的形象宣传、文化活动、员工行为规范等等,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在具有优秀行为文化的企业中,最受人敬重的是那些集中体现了企业价值观的企业模范人物。这些模范人物使企业的价值观“人格化”,成为企业员工学习的榜样和仿效的行为规范。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
  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规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维护某种秩序而制定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
  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中以意识形态存在的核心文化,它既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也是企业因精神力量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优势。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它集中体现着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正如美国IBM的董事长小托马斯·沃森所说: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相比较取得何等成就,主要决定于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内在动力,这些比技术水平、经济资源及组织机构、革新和选择时机等重要得多。
  当然,企业在现实运作中,尚需注意“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通过整合的方式来实施。
2 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的独特属性
  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就如同不同人具有不同的个性。个性顺应社会的发展就能得到张扬,反之则会被社会所抛弃。美国兰德公司花了20年的时间,跟踪了世界上500家大公司,结果发现,凡是历经100年而不衰的长寿企业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追求利润并不是他们唯一的目标,都具有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他们都遵循这样的原则: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正是这些原则,使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及对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而企业文化之所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原因在于:
  其一,随着市场的日趋繁荣,社会已开始由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过渡,社会文化正渗透进生活的各个领域。消费者已不单纯消费产品和服务,而是在消费过程中更多地强调一种文化。产品已由过去那种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物体上升为一个充满人性化的载体。索尼透出的是新颖和时尚,海尔给予的是真诚和服务,“皮尔·卡丹”穿在身上未必就比别的品牌舒适,但它却给人以高贵和谐。可口可乐公司老板曾说过,即使一夜间全球可口可乐公司都化为灰烬,他依然能凭借Cocacola品牌从银行获得贷款,重建公司。这一切足以说明,在产品的物质形态越来越趋同的今天,产品只有给消费者提供文化的想像,产生激情、乐趣,才能有别于同类产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对产品的忠诚度!
  其二,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不单纯是规模与价格的竞争,竞争的实质也不再仅仅是眼前的利润,而是日益表现为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竞争的实质在于看谁能赢得持续的领先优势。有人说,人才、高新技术和先进的企业制度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瞬间就会被更新的技术所取代;在信息化的今天,人才在企业间流动使先进的管理制度不断地被相互学习。而唯一不能被模仿和复制的是企业文化,尤其是处于企业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因为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并且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被所有员工所认同,深植在每位员工的心里。正是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每位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才凝聚成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有人总结出:企业原始积累的创业发展靠个人奋斗,形成规模化的发展靠机遇和管理,实现可持续的规模化发展靠企业文化。这是非常精辟的。
  其三,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企业的核心动力。问题在如何寻求“人、企业与社会”三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而企业文化能很好的承负起这一角色。例如,国内家电零售业三巨头之一的苏宁,其企业文化价值观的特点是:一允许突出个人价值,但个人价值必须得到企业和团队的认同,通过团队的努力来实现;二是允许提出个人待遇,但不允许通过与其他人比较来衡量自己的待遇;三是允许满足个人利益,但不允许通过损害企业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这一价值观形成了苏宁企业文化独特的价值链:“员工服务于企业,企业服务于社会,企业通过社会的回报来回报员工,员工通过企业的利益来实现个人利益。” 显然,苏宁今日的风光,与此是紧密相联的。
  其四,任何一个企业,只有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内心,让员工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形成为企业内部的伦理和大多数员工所共有的理念后,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本职工作,真正做到把自己与企业融为一体。它的作用,就是把企业的目标和凝聚力与员工的积极性和才干结合起来,把全体员工的才智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种向上的合力,在企业处于顺境时,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处于困境时,与企业共渡难关。
  3 建设企业文化应注重“五个结合”
  3.1 企业文化建设形式应与核心相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决不仅仅是为了让别人记住你的企业,其实质在于通过共同的价值观来整合企业的行为,从而形成企业整体的合力,形成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企业文化的建设,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的价值与理念,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对企业的发展是产生不了深远影响的。例如,前些年的CI热,由于忽略了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热闹过后,许多在当时企业文化热中涌现出来的明星的纷纷坠落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3.2 企业文化建设应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具有全球性的竞争能力,与其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密不可分。由于企业文化建设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企业在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应切实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把制度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以企业文化创新为载体推动制度创新,真正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3.3 企业文化建设应与建立学习型组织相结合
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之源,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已有40%的企业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3.4 企业文化应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
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凝聚力的较量这归根结底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竞争。顽强的企业团队精神,是企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条件。要把企业成千上万名员工凝聚起来,只靠金钱是不够的,企业必须具备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事实证明,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企业文化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企业内部形成上下一致的价值观。企业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素质提高,主要的就是注重对人的价值理念的提升,更加关注个人才能的发挥。例如摩托罗拉公司,因企业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的企业文化,致使企业始终在竞争中位列领先之位。
  3.5 企业文化建设应与创新相结合
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成为关键环节,而创新与风险往往相伴而行,这就需要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积极向上的开拓性企业文化,以形成不畏风险、勇猛精进的良好氛围。TCL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首选,创业初期提出“廉洁奉公、思想统一、雷厉风行、富有成效”的企业口号;其次,1993年初提出了“团结开拓、艰苦拼搏”的企业精神;最后,在近年确定了企业新核心价值观“创中国名牌,建一流企业”,把经营宗旨定位于“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从而提聚出“敬业,团队,创新”的新企业精神。TCL的事例说明,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获得强有力的生命,并进而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