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使之成为吉林省继汽车、石化之后新的支柱产业。近日,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根据吉林省的实际,指出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基本途径。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王云坤指出基本途径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抓好大项目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的战略选择。那么,具体怎么操作呢?从各地实践看,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打破城乡壁垒,促进产业衔接、资金融通、人才流动以及技术扩散,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共同繁荣。
谈到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成功典型,王云坤兴奋地说,我省的德大、皓月、大成等一些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是这方面的范例。德大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肉鸡、饲料、油料、熟食产加销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34.6亿元,出口创汇900万美元。公司每年可加工转化粮食75万吨,相当于德惠市粮食商品量的75%,年加工肉鸡近7000万只,带动了7个县(市)60多个乡镇6000多农户发展养鸡业,与8个县(市)30多万农户签订了高油大豆种植合同。参与肉鸡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生产环节的劳动力达15万人。公司每年上缴税金1.2亿元,其中上缴德惠市9000万元。皓月公司目前产品销售到17个国家和地区,牛肉出口量已占全国50%。如果每个市州都有一个或几个像德大、皓月这样的龙头企业,农民何愁不富,地方财政实力何愁不强,农村经济结构何愁不优。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王云坤讲,关键是培育龙头企业,核心是抓好大项目建设。不论是工业化、城镇化,还是农业产业化,最终都要落到具体项目上。推进项目建设,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载体,也可以说是突破口。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特点,搞好项目规划和项目储备,尽快培育和建设一批牵动能力强的大型项目。在项目建设上,要注意防止小而全,特别是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在抓好大型项目建设的同时,注重抓好中小型项目和配套项目建设,尤其是要重视把市场前景好的中小型项目建成大项目。要把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缓解农民就业压力。要下功夫突破资金制约,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资源、产业基础和市场环境等有利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同时,要注意盘活存量资产,启动民间资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有资金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