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专家论坛
|

开拓农业市场化之路

开拓农业市场化之路

作者:彭明权 刘汉民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今年7月31日,农业部批准设立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对于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经济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和良好的示范效应。这一全国首家食品工业加工区,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800公顷,包括一个中心加工区和3个附属加工区。

东西湖区位于武汉市西北近郊,历史上是古云梦泽的一部分。东西湖区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然而,到1990年以前,也一直未能摆脱以“果盘子”、“菜篮子”为主的农业经济。到2002年10月,东西湖区共引进外来投资企业项目近500家,实际引进资额达53亿元,其中食品工业企业分别占30%和60%以上,财政收入从10年前的3892万元增长到2001年的5.79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0年前的1002元增加到3298元。

从1992年开始,东西湖区以吴家山台商投资区为基础,先后创办了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鑫桥科技产业园、金牛港牧业园、国家级食品工业加工区等20多个经济发展园区。1994年后,随着国家农产品的逐步放开,农产品销售形成了大流通,农产品开始出现过剩,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进入了较慢的增长时期,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为解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问题,东西湖区以发展“两高一优”(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工收入为目标,大力进行农业产业化调整,实施规模经营,坚持“围绕龙头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的原则,农业结构逐步形成了区、场、队三级具有“一场一业、一队一品”特色的一批农产品基地。尽管如此,东西湖区所销售的农产品基本上还是初级产品,而最关键的问题是缺少农业龙头企业。为此,东西湖区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了招商引资、调整产品结构上。

1998年,东西湖区引进了上海光明乳业、武汉友芝友乳业,使东西湖的奶业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形成了从鲜奶的生产到奶制品的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奶牛从低潮时期的7000头发展到现在的1万多头,安排就业人数从几百人发展到现在的近两万人,奶农收入较原来增长7倍。奶业产业化只是东西湖区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一个方面。通过几年的发展,东西湖区初步形成了四大食品加工体系和农业产业化体系。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如何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战略性问题。东西湖区区委区政府决定以设立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为契机,认真做好加工区的规模建设工作,在全区发展、壮大七条农产品加工“巨龙”。

一是以光明、友芝友、美登高为龙头,瞄准“奶瓶子”,配套扩大奶牛养殖规模;

二是以培植荷包湖武昌鱼、柏泉干鲶鱼加工为重点,瞄准“鱼篓子”,加快水产品种结构调整步伐;


三是以武汉玉山蔬菜净装公司、武汉美味香食品公司为龙头,利用农科所现代农业园、惠安蔬菜长廊工程实施的契机,加快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瞄准“菜篮子”,大力开发小包装和超市配送;

四是以统一食品、东啤、武汉周东莲花味精有限公司、希望饲料、通威饲料、海大饲料为龙头,瞄准“米袋子”,搞好粮麦等配套生产;

五是以武汉新元粮油、中植粮油为龙头,瞄准“油坛子”,配套建设优质豆类、油料生产基地;

六是以双龙、鹰冠、十里木业、荣德地板等为龙头,瞄准“木板子”,打造走马岭木业园;

七是以北京飘飘集团、台湾长固食品公司、柏泉板鸭、胜祥肉兔为龙头,瞄准“肉罐子”,发展肉类罐装食品,开发不同风味的精包装熟食制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