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农事气象
|

行走在田埂上——双城备春耕气象服务扫描

行走在田埂上——双城备春耕气象服务扫描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气象报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4月的东北,乍暖还寒。记者乘坐的客车刚驶入农业大市黑龙江省双城市,速度就慢了下来,因为要不时避让公路两旁清理大棚积雪的农用拖拉机。

 

  下了京哈高速公路,双城市气象局局长裴贵才和副局长冷玉杰站在寒风中等候我们。下了车,握了握手,裴贵才便说:“我们今天要去长勇村,和我们到那儿看看吧。”

  

  长勇村里气象新

 

  雪后初霁的长勇村阳光明媚,就连风也暖和了, 积雪一点点消融。“往年这个时候雪早化完了,都开始整地起垄了,你看看现在房檐上的雪还没化净呢。”说起今年的备春耕形势,裴贵才有些焦虑。

 

  “地全化开可能要到4月中旬。”农业气象观测员王磊说。

 

  去年入秋以来,双城市总体气温低、降水多、积雪深,农田大部分仍被积雪覆盖,春季内涝形势严峻,给春耕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尽管如此,全市仍旧抢前抓早、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全面打响备春耕生产攻坚战。

 

  说话间,村里的大喇叭响起来了。“村民们注意了,这几天天气还不错,大家要及时清雪,抓紧散墒。另外买种子化肥的时候,要注意买一些适合咱们当地种植的品种。”气象信息员刘丽萍通过气象大喇叭发布最新农业气象信息。

 

  2011年,双城市气象局在长勇村东南西北四个角和村中心安装了5套大喇叭,用来发布气象预报、预警及各类农业信息。2012年8月,该村个别地块发生玉米黏虫病。双城市气象局积极组织天气会商,准确预报天气,并通过气象大喇叭、手机短信及电子显示屏等渠道向农民发布,确保施药工作在有利天气条件下进行。尝到了科技的甜头,村里主动出资购置了一块15平方米的气象电子显示屏,安装在村委会门前。

 

  “现在全市24个乡镇都安装了气象电子显示屏,村村都有气象大喇叭。”裴贵才说。

  

  老杨的气象经

 

  离开长勇村,我们驱车来到幸福乡久援村,这里是双城市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自2011年开始,双城市气象局在菜农杨学清的蔬菜大棚里安装了九要素农田小气候监测站,冷玉杰他们便三天两头往这里跑,检修设备、了解需求,指导农民科学种菜。

 

  杨学清是个健谈的人,谈起安装监测站后蔬菜种植的变化,他有说不完的感激:“这东西好啊,咱就说二氧化碳浓度,对蔬菜的光合作用影响可太大了,不同生长时期蔬菜需要的浓度不一样。以前就靠感觉,多了少了就那么回事。现在不一样了,这东西监测准着呢。有了它,10厘米、20厘米的地温咱也掌握了,这些数据以前咱听都没听过,现在咱也是科学种田。”

 

  “别看最近气温回升明显,但是后期可能还会有降雪,要及时清雪。另外大风也多了起来,要注意加固大棚。”冷玉杰不忘此行的目的,叮嘱杨学清道。

 

  这个农田小气候监测站不仅服务杨学清一家,由于附近蔬菜大棚情况比较相似,村民们时不时过来看看监测数据,然后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家大棚内的小环境。现代化的技术指导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变化,也使杨学清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经常有人到他的大棚考察调研,大家对他科学种田,带动全村人发家致富都很支持。

 

  从老杨家出来,行走在泥泞的田埂上,听到的是农民在讲述他们的幸福,表达对气象服务的赞许;看到的是基层气象人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气象部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的脚步;感受到的是精细化气象服务为农民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