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农事气象
|

山清水秀农家富 安得一片为农心——桂林市气象局“两个体系”建设亮点扫描

山清水秀农家富 安得一片为农心——桂林市气象局“两个体系”建设亮点扫描

作者:王晨 陈磊 韩青 王京齐   文章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这里的山,千姿百态;漓江的水,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作为桂林山水的“四绝”,是“桂林山水甲天下”最好的演绎。

 

  美景包围下的桂林市气象局安静又干净,闲步而入,顿觉身心舒畅。桂林市气象局副局长郑传新介绍道:“在这样好山好水的环境里,桂林市气象部门开展了大量基层调研,稳步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   

 

  水稻、金橘、罗汉果、毛竹……都是桂林的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这些年,桂林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开展科技兴农,农业向基地化、系列化和集约化稳步发展。

 

  为满足不断发展的农业需求,桂林气象部门接地气、搞特色、见成效,大力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

 

  “2011年,桂林市所辖的12个县政府全部印发实施了《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今年11月,经市政府审定后的《桂林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出台并实施。”郑传新说。

 

  “在广西,桂林市气象局率先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延伸到乡镇。目前,已经有50%的乡镇正式出台了《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到明年,我们争取将50%变为100%。”桂林市气象局业务科科长蒋丽娟信心十足地说。

 

  当前,桂林市所有县都建立了气象灾害科普示范村,全市80%的乡镇设立了气象信息服务站。市、县两级政府将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并将建设经费也纳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2011年,桂林市有166万元气象为农服务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其中,18万元用于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

 

  奔跑在“最后一公里”上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在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们的气象信息员队伍达到3416人,并且所有行政村都配有了信息员。我们每个月都要对气象信息员进行回访和再登记,这样就建立了常态化的气象信息员回访制度。” 郑传新告诉记者,他们经常举办气象信息员培训班。在每次培训后,信息员业务能力都得到提升,这令人十分欣慰。

 

  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科研和技术性服务工作是实现发展大跨步的基础。

 

  “桂林市在2009年成立了两个创新团队。其中一个便是‘特色效益农业气象服务科研创新团队’,由我们气象台的一位正研级高工牵头组织,他也是广西所有地市局里唯一一位高工。”郑传新说。目前,桂林市气象局建立了特色效益农业气象观测示范园,开展罗汉果、金橘等特色效益农业观测,并自购了两套小气候观测仪,用于农业小气候观测。此外,桂林市气象局还制定了《特色效益农业气象服务方案》,开展特色效益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由于桂林是农业大市,气象为农服务一直是桂林市气象局的工作重心。作为广西为农服务的试点单位,目前,桂林市局正将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和气象为农服务结合起来,并作为该局发展的核心理念和中心工作不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