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农事气象
|

寒露风的定义及类型

寒露风的定义及类型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寒露风是秋季冷空气入侵引起明显降温而使水稻减产的一种冷害,也是南方晚稻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造成寒露风危害的因素较多,但主要是低温。

 

  寒露风分为干冷型、湿冷型两大类。湿冷型寒露风是由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和逐渐减弱难退的暖湿气流相遇,通常表现为低温阴雨天气,其特征是低温、阴雨、少日照。干冷型寒露风是由于较强冷空气南下,表现为偏北风(风力3-5级),干燥晴朗,有明显降温,其特征是低温、干燥、大风、昼夜温差大。

 

  寒露风的防御:

 

  1、掌握寒露风出现规律和双季晚稻的安全齐穗期(指双季晚稻抽穗开花期间80%以上的年份不会受到寒露风危害的日期),合理搭配品种。即根据寒露风出现的早晚选择品种,安排适宜的播种期,使其安全齐穗,避免寒露风的危害;

 

  2、科学运用寒露风预测,合理安排生产。寒露风的长期预测,可提供各级领导和农民朋友安排双季晚稻生产时参考。如在寒露风早的年份可多种些早熟品种,甚至适当缩小双季晚稻的种植面积;晚的年份可多种些晚熟品种等;

 

  3、选育抗低温高产品种;

 

  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科学用水,增强根系活力和叶片的同化能力,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低温能力;

 

  5、采取相应的农业措施,改善农田小气候。如冷空气来临前,采用以水调温的措施,一般用温度较高的河水进行夜灌(白天排空晒田)和灌深水或喷水,使株间温度相对较高;另外,喷洒化学保温剂,即将保温剂喷在叶面或滴入水中形成膜状,抑制水分蒸发,减少耗热,使温度不降低或降温速度减慢等保温措施,以减轻低温危害等。

 

  霜冻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冻叫初霜冻,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叫终霜冻,它们对农作物影响都较大。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在冬春季,多为寒潮南下,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至0℃以下引起;或者受寒潮影响后,天气由阴转晴的当天夜晚,因地面强烈辐射降温所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雪上加霜”。

 

  霜冻的防御:

 

  1、灌水法

 

  灌水可增加近地面层空气湿度,保护地面热量,提高空气温度(可使空气升温2℃左右)。由于水的热容量大,降温慢,田间温度不会很快下降。至于小面积的园林植物还可以采用喷水法,其方法是在霜冻来临前1小时,利用喷灌设备对植物不断喷水。因水温比气温高,水在植物遇冷时会释放热量,加上水温高于冰点,以此来防霜冻,效果较好。

 

  2、遮盖法

 

  就是利用稻草、麦秆、草木灰、杂草、尼龙等覆盖植物,既可防止外面冷空气的袭击,又能减少地面热量向外散失,一般能提高气温1-2℃。有些矮秆苗木植物,还可用土埋的办法,使霜冻其不致遭到冻害。这种方法只能预防小面积的霜冻,其优点是防冻时间长。

 

  3、熏烟法

 

  用能够产生大量烟雾的柴草、牛粪、锯木、废机油、赤磷或其它尘烟物质,在霜冻来临前半小时或1小时点燃。这些烟雾能够阻挡地面热量的散失,而烟雾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一般能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提高1-2℃。但这种方法要具备一定的天气条件,且成本较高,污染大气,不适应于普遍推广,只适用于短时霜冻的防止和在名贵林木及其苗圃上使用。

 

  4、施肥法

 

  在寒潮来临前早施有机肥,特别是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做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其吸热保暖的性能。也可利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在继续腐熟的过程中散发出热量,提高土温。入冬后可用暖性肥料壅培林木植物,有明显的防冻效果。暖性肥料常用的有厩肥、堆肥和草木灰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要掌握好本地的气候规律,应在霜冻来临前3-4天施用。入冬后,可用石灰水将树木、果树的树干刷白,以减少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