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农事气象
|

做气候变化的主动适应者

做气候变化的主动适应者

作者:仁明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在众多电影作品的加工下被不断放大,那么气候变化中是否还存在有利的一面可以被我们利用?“千年极寒”和“小冰期”的论点是否足以推翻气候变暖的事实?面对气候变化我们又该持何

种态度并作出怎样的行动?

 

  对此,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关注气候变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因此气候变暖有利的一面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比如对我国的粮食生产来说,气候变暖就为粮食产量的增加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气候变暖使大气里面的热量资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作物的生产。有些地方的农作物生产本来是一年一季的,气候变暖之后,它可以合理安排成一年两季,这就是气候变暖对生产有利的一面。

 

  同时,全球变暖还不断受到“千年极寒”和“小冰期”等多种相反论点的冲击。那么气候到底是变暖还是变冷?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郑国光表示,我们讲的全球气候变暖是衡量整个地球平均的状况,讲气候变暖是要有一个时间尺度的。按照气象的统一标准,它有一个30年的尺度。所以全球气候变暖是讲全球的气候变化的趋势。可以看到,从上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是上升的,而这种上升不是说哪一年气温下来了就说气候变冷了,它要看一个趋势,而气候变暖正是波动式的上升。

 

  过去的这个冬天,欧洲遇到了极寒天气,那这也是局部的。你没有看到的是,美国、加拿大温度明显偏高。我们国家北方温度明显偏低,但是云南、青藏高原、东南亚温度是偏高的。在欧洲极寒天气的同时,南美温度是偏高的。全球一平均起来,还是偏高的。我们经常会被一个地方、一段时间内的现象所迷惑,而把全球整体的现象给掩盖了,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误判。所以气候变化主要还是应该看趋势。

 

  郑国光强调,我们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一定要认识到变暖这种趋势是一种事实。如果说变暖你不相信,不主动去适应,那最后受影响的还是你本人和你这个国家。所以我们要想一些办法来减缓这种变暖,比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比如农业也要适应气候变化,才能保证粮食稳产高产。像现在极端天气见多了,我们还要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适当提高防灾减灾的标准,避免减少灾害的影响。同时减缓气候变暖也是和我们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相一致。作为地球上的公民,怎么样保护环境,怎么样利用好有限的地球资源,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公民的责任,这实际上就是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