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这 ‘温室大棚小气候自动观测仪’,及时给我们提供气象服务信息,每天安排生产心里就更有底了。”山西寿阳县朝阳镇胜利村村民王富贵指着大棚里长势正旺的西红柿说。
每天早晨6点,村里大喇叭开始播报当日天气情况,比如,预报说是连阴雨天气,我们就要控制浇水,否则的话,湿度太大,病害就起来了。
寿阳县从2010年开始,积极建立健全气象服务体制和机制,投资500多万元建立了农业综合信息中心,从机构、资金、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综合信息中心采取“1+3”工作新模式,即以县气象局为主体,加快建设气象灾害防御、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 “三个体系”,于2011年3月正式启动运行,走出了一条为农服务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
安装温室大棚小气候自动观测仪是寿阳县促进蔬菜大棚增产增收的一个办法。温室大棚小气候自动观测仪可以每天24小时不间断对大棚内的湿度、地温、二氧化碳浓度等气象要素进行自动监测记录。气象局工作人员可异地无线接收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通过科学分析,提前掌握自然灾害等突发性天气,及时准确发布信息,指导菜农合理追肥、及时浇水和科学通风,为他们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
近年来,寿阳县在粮食主产乡和旱垣蔬菜区建立了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和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在设施蔬菜生产区建立了小气候自动观测站。气象部门可以根据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以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和温室大棚小气候自动观测站为基础,开发丰富实用的气象服务信息,由综合信息中心统一汇总,通过农村大喇叭、种植户手机短信、气象预警电子示屏和电视天气预报等形式,将农产品收购信息、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等“气象信息套餐”发布到农户手中。
现在寿阳县基本实现了大喇叭全覆盖,为了发挥最大的效果,还配置了显示屏,定时播放信息。"这个系统不只是气象部门能用,全县各行政机关的单位需要发布信息都可以用,实现信息资源发布最大化。"
据了解,因为我国多年对气象发布网络的“经营”,该网络覆盖了省、市、县、村各级行政单位。“说实话,气象部门的信息发布平台完全能够承担其他部门信息发布,不需要其他部门在重复建设信息发布平台。”寿阳县副县长李增福说,这给当地政府节省了很多钱,依托县气象局,整合现有资源,建设了寿阳综合信息服务中心,“这已经不是气象部门一家的事了!大喇叭很贴心,既贴了老百姓的心,也贴了县里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