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科技要闻
|

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

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藏药产自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所用药材大多采自高海拔、大温差、强日光的高原地带,其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大大高于同类药物,具有独特疗效。近年来,随着到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藏医藏药也倍受人们的关注和信赖,许多人都会选购一些藏药带回去。邹和平说,由于千百年来藏药的制药方式一直处于手工阶段,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一些有名的藏药仅在西藏就销售一空,根本没法推广到中国内地甚至国外。
  
  西藏藏医学院院长尼玛次仁教授认为,要让藏药走出雪域高原,走向海内外,还需要走很长的路。他将在学术上为藏医药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我们想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实验室和藏药实验标本中心。虽然现在我们有现代的实验室,但是传统实验室更方便传统医学技术的研究,例如水银洗炼法,将传统工艺的设备、加工模式等都列在一起。同时建立一个药材标本中心,建立一个高原药材标本中心,最齐全、最完整的标本中心就在我们这。”
  
  正如西高所所长、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怀刚所说:“自1962年到2012年,西高所人扎根高原,默默耕耘,在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以青藏高原众多珍稀独有的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高原生态学、高原生态农业,尤其是在藏药材和藏药产品的标准化研究,以及特色生物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共取得科研成果317项,获奖成果135项,其中国家奖15项;发表论文3735篇,出版著作121部。”
  
  研究人员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GC-MS-MSD)和气相色谱-红外-计算机(GC-IR-MSD)联用技术对高原鼢鼠骨骼脂肪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从高原鼢鼠骨骼脂肪油部分色谱分离出35个组分,该油脂部分的药理试验表明:对大白鼠毛细血管渗透性,皮肤渗透性的影响400mgkg-1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对甲醛性关节炎500mgkg-1有显著的治疗作用(P<0.05,P<0.01);对大白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肢体肿胀500mgkg-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证明高原鼢鼠骨骼脂肪油部分有明显的消炎作用。——《高原鼢鼠骨骼脂肪油的化学成分研究张哓峰、张宝琛(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该科研项目,实现了1个国家一类新药材、1个国家一类新药,2个国家3类新药的成果转化,获得了中国科研界的最高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刚研制完成的“安然SLG按摩膏”是其典型代表。
  
  对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而言,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的成立又是一个丰硕而辉煌的历史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