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科技要闻
|

“幸福农场”打响科技牌

“幸福农场”打响科技牌

作者:   文章来源:吉林新闻网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今年,新鲜村很多在外打工的都没有回家忙收地。“我们把地都交给农场了,另外我还在农场打工,一年也能挣三万多元。”谈起今年秋收,九台市其塔木镇新鲜村村民李政道乐呵呵地说。

其塔木镇新鲜村是朝鲜族村,村里绝大多数年轻人常年出国务工。2007年,金胜哲从韩国打工回来后承包了50多公顷土地种植水稻,“刚开始没有经验,后来镇政府主动找到我,为我做技术指导,就这样,我承包的土地越来越多,收入也丰厚起来。”

在国家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政策鼓励下,金胜哲在承包100多公顷土地的基础上,创办了金盛家庭农场,走上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道路。

“光靠我自己也不行,搞农场,科技必须得跟上,多亏了上级的帮助和村民的支持。”看着金灿灿的稻谷,金胜哲深有感触地说,“农业部门在我们这搞测土配方施肥,进行配套技术管理,现在又搞了一个化控技术,帮助我科技种田。”

针对农场大部分水田地已年久贫瘠老化、营养不良的实际情况,金胜哲又向省农科院“取经”,对90%的水田进行了醋酸木炭肥改良,“效果非常好,今年水稻的亩产翻了一倍!”为了提高农场的现代化水平,金胜哲购置了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开辟了8000平方米的晾晒场,并投资200万元建设了库房。

在金胜哲的悉心经营下,金盛家庭农场日益扩大,现已把全村70%的耕地承包下来,先后注册了天羿稻花香米和吉九其金有机绿色大米品牌,并与外地食品企业签订了粮食订单合同,打开了销路,实现了专业化生产。

“农场主不是那么好当的,我要学的还有很多。”金胜哲说,明年他打算再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并加强管理,让家庭农场为新鲜村创造更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