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科技要闻
|

土地流转助推农业规模化经营

土地流转助推农业规模化经营

作者:焦丹   文章来源:西部在线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日前,陕县张茅永新特色烟叶家庭农场经营者张永新拿到了工商部门颁发的个体工商营业执照,标志着陕县首家家庭农场正式成立。这是陕县土地流转助推农业发展的又一丰硕成果。

  近年,陕县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截至目前,全县规模经营土地7.8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9%,探索出龙头企业、主导产业、农业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能手等具有鲜明带动型特点的土地流转成功模式。

  据悉,该县加快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主要有:一是注重政策宣传促动,增强流转动力。二是强化流转服务。乡(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级依托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设立流转信息员。三是树立农村土地流转典型,总结典型经验,带动土地流转。四是规范流转合同签订及备案制度。五是建立县乡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体系,及时化解土地流转纠纷。

  通过近几年的土地流转,该县农业规模化经营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土地流转增速加快, 2013年土地流转率比2012年提高4个百分点,出现了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7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并率先在全市成立了首家家庭农场,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农民增收多元化。据调查,目前该县土地出租费用每亩300-650元,相当于农民自行种植传统作物的收益。土地流转后的规模经营,有力地激活了农民务工经济。一方面,全县规模农业产业就近用工量逐渐增加,县内农业产业雇工人均年收入8000-10000元。另一方面,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摆脱了土地束缚,或外出务工,或自主经商,增加收入,同时提高了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二仙坡绿色果业有限公司建立了物联网应用基地,实现了对果树生产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远程控制等 “管、控、营”一体化运营模式。张茅乡的张永新特色烟叶家庭农场建起了现代化的连体炕房,起垄机、拔秆机、编秆机、粑地机、施肥机等农业机械发挥了作用。在小麦“一喷三防”关键时期,大型植保机械对规模化集中连片小麦开展了专业化统防统治,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特色农业发展,催生了一大批食用菌、蔬菜种植和规模化养殖基地,如陕县富康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百亩食用菌种植基地、陕县绿野农业有限公司700亩蔬菜种植基地、雏鹰农牧万亩畜禽养殖基地、张汴乡郑州金丰收公司600亩核桃种植基地,形成了果、烟、林、菜、牧、菌六大支柱产业布局合理的生产经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