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科技厅副厅长赵庆惠(右二)和农户一起听课。新华网海南频道 喻涛 摄

热带科学院橡胶研究所黄月球教授为农户现场示范割胶。新华网海南频道 喻涛 摄
新华网海南频道8月31日电(喻涛)30日一大早,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高地村的村支部书记符儒炳就带着村民们焦急地等待着海南省科技厅“送科技下乡”队伍的到来。
2011年,符儒炳在镇上举办的“乡镇技术行”活动中获得了养猪的政策信息和养殖理念,回到家,符儒炳就购买了猪苗进行养殖。到了2012年,符儒炳已经从这批猪苗身上赚了20万元。
“科技就是生产力”这句话,他比别人更有感悟。
8点半,由海南省科技厅副厅长赵庆惠带领的科技队伍抵达了高地村。“这次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慰问和书籍,更带来了农户们期盼的农技专家。”赵庆惠说。
据了解,从8月26日至8月30日,由百名专家、千名科技特派员组成的,由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带领的5个科技下乡服务组,深入全省10多个市县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赵庆惠见到农户并没有“拉家常”,而是开门见山地说:“关于在平时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管说,我们就是来解决问题的。”这种务实的方式似乎让农户们没了拘束感,“猪发热我会治,但发冷怎么办?”“橡胶树到底可不可以打头?”“益智怎么种植合理?”……村民们你一句他一言的和科技干部们交流了起来。
随后,科技厅的工作人员拿来了农技书籍分发给了农户,一位农户却直言不讳地对赵庆惠说:“说实话,书上说的很多东西我们理解起来有困难,我们还是喜欢专家们现场演示。”赵庆惠也立马表态:“这就是我们来的目的。”这时,刚刚从儋州赶来的热带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的黄月球教授起身说:“给我一把胶刀,咱去橡胶园。”
来到橡胶园,这里已经聚集了闻讯赶来的农户,黄月球先是对几株割胶不规范的橡胶树加以讲解,又亲自抄起胶刀示范,熟练而又讲究的割胶动作牢牢地吸住了农户的眼球。接下来,黄月球又系统地讲解了种植橡胶的注意事项并回答了农户提出的问题。
与此同时,科技干部们也与当地的基层科技人员进行着交流。七坊镇主管科技的副镇长罗应棋就向省厅同志汇报了当地农业110服务站近期的工作情况;白沙黎族自治县科技局的工作人员也介绍了当地农业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
“这种走进基层、深入群众的活动很有必要,不但能让机关干部身体力行的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同时又增强了和基层科技服务人员的交流,还可以让农户真正得到实惠。”赵庆惠表示。
结束了对高地村的科技服务,小组立即同其他服务点的专家队伍汇合准备去昌江黎族自治县继续为农户进行“会诊”。赵有兴博士是此行南药方面的专家,对于这一重要的林下经济作物,赵有兴说,不但要给农户传授科技种植的技术,更要及时传达市场信息。“益智最近刚刚被卫生部从食药两用名单中去除,这可能对种植户来说是一个坏消息。”
南药是海南的一块瑰宝,其经济价值还未能得到充分挖掘。2010年,省科技厅筹集资金500万元,设立了海南省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并联系了海南大学、热科院南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等专家对已经挂牌的15个产业基地进行了对接。这种产业化管理模式不但益于开拓品牌,还把种植户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科技不是神秘的东西,不应与老百姓有距离感,要让百姓从科技中真正的得到实惠,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赵庆惠说,“科技下乡”活动不能拘泥于形式,而是要形成一个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长效机制,这才是走群众路线的出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