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科技要闻
|

科技领跑土里刨金

科技领跑土里刨金

作者:庄严 王旺声   文章来源:福建日报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水蜜桃采摘已进入扫尾阶段,收成还不错。我家种的10亩剪枝矮化桃树,今年采用避雨栽培技术,产值近20万元,纯收入超过15万元。”近日,福安市穆云乡虎头村果农吴武雄告诉记者,虎头村农户组织水蜜桃协会,以1户带10户,进行栽培技术攻关,使得水蜜桃常年保持每公斤32元高价,上等品每公斤甚至卖到110元。

  这是福安市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福安市充分发挥葡萄协会等农业协会的作用以及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农广学校的“二传手”作用,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上运用农技员包村联户、示范户带动、农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等模式,涌现出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超过60%,造就了坦洋工夫红茶、巨峰葡萄等一大批叫得响的特色品牌,惠及40多万农民。

  为了让农民从土里刨金增收致富,福安市用抓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相继出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资金补助、支持现代农业良种补贴等一系列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规定农民建标准大棚,除上级补助外,市财政每亩再补助1000元,仅此一项市财政每年就投入100万元以上。坂中乡坑下村千亩蔬菜基地,已有80%以上采用标准大棚。

  同时,福安市建立了农业“五新”核心示范片51个,辐射影响面积约8.2万亩。松罗乡松罗村葡萄专业户郑柯发种植的葡萄亩产值达1.5万元,这主要得益于他总结出的山地优质葡萄“计划生育”控产技术,即果园冬季修剪每亩留四五千个枝条,疏花疏果留4000个果穗,亩产量控制在1500公斤内。目前,福安近5万亩葡萄推广这一技术,葡萄鲜果产量5.6万吨,产值4.8亿元,惠及130个建制村、17.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