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科技要闻
|

“美丽产业”何时绽放舌尖

“美丽产业”何时绽放舌尖

作者:熊燕   文章来源:云南日报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本报美编 王超 制图

2

美编 王超 制图

  
  昆明七彩云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夜成名。在云南农大学生创立的网络销售团队助力下,这个云南最早开发鲜花食品之一的团队“浮出水面”,以有特色的优质产品赢得了骄人的战绩。仅去年,网店就因销售公司的鲜花系列食品获得了200万元的销售额,今年,这个数字将上升至500万元。网店曾经做过2次活动,每次都以供不应求圆满收官。作为昆明七彩云花有限公司的网络销售团队,创业人李林辉深感欣慰:没想到云南的鲜花食品的粉丝会如此之多,没想到鲜花食品的潜力如此之大。

  和李林辉一样发出感慨的不仅仅是电商或是企业,还有许多热爱鲜花食品的普通消费者。自上世纪90年代初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吴荣书老师萌生开发鲜花食品的念头以来,她的科研不仅推动了团队20多年来对鲜花食品持续开发利用的发展,还间接带动了鲜花食品在云南的全面开发。但她也和众人面临着一样的困惑:为什么拥有得天独厚资源优势的云南,用了20多年的时间开发鲜花食品,迄今却只有一个玫瑰做成了大产业?云南的鲜花食品,何时才能真正全面绽放于舌尖?

  科研:从美丽产业到美味产业

  吴荣书与鲜花结缘始于1990年。爱花的她常到斗南花市闲逛,看鲜切花的价钱从高到低,涨涨落落。这使她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鲜切花固然好,但受市场限制,不时会出现花贱伤农的现象。如果开发食用花卉,可能市场会更稳定一些。1995年,带着这个美好愿望的吴荣书开始了对食用鲜花的科研摸索。当时,正好学院里有一个老师从国外带回了一个玫瑰花品种“墨红”,栽在学院的后山上。这个香气浓郁的新品种很适应云南的气候,很快就开出了美丽的花朵。经过驯化,“墨红”从香水玫瑰摇身一变,成为云南高原食用玫瑰。吴荣书也以“墨红”为依托,开始了对食用花卉的研究,并开发出了鲜花系列含片。“无论是鲜切花还是食用花,永远都能在云南找到最适宜它们生长的土壤。以墨红为例,在原产地,它的花期只有2个月,而在云南,已延长至9个月;产量高,一朵花最大的可以重达4克,亩产最高可达1.5吨。”以“墨红”为母本的鲜花入食研究拉开了云南食用玫瑰利用的序幕。“鲜花对环境污染敏感,受环境污染的机会很少。正常生长的鲜花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符合现代人追求食品天然化、营养化的愿望。目前欧美加工的鲜花有数百种之多,已有鲜花食品罐头生产销售。”吴荣书说。接下来的几年,在国家和省市三级科技经费支持下,吴荣书不断筛选配方,以开发无色素、香精的纯天然食品为发展方向,全新的开拓了鲜花深加工,最后开发出了包括含片、糖、冻、酱、馅、花草茶等在内的八大系列100余种鲜花食品。2008年,在学校支持下,吴荣书和团队成立了昆明七彩云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走上了科研成果产业化道路。

  作为云南鲜花食品最早的科研者之一,吴荣书的科研带动了云南食用鲜花产业的发展。虽然云南民间一直有鲜花入食的传统,但真正将鲜花食品做大做成品牌,却是以“墨红”为开端而开发的玫瑰花系列产品。“玫瑰花是云南特产,云南人有几个没有从小喝过玫瑰花糖木瓜水呢?但是,外省人对云南食用玫瑰花的认识,却还是从玫瑰鲜花饼开始的。”吴荣书说,她有很多朋友都是做玫瑰鲜花饼的,市场非常好。而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证实了她的看法,有资料显示,从2009年开始,昆明每天仅鲜花饼的销量就已超过20万个。今年以来,每天在网上销售的云南鲜花饼就有80万个。毋庸置疑,云南食用鲜花已经成为一个产业。以玫瑰为主的食用花卉在生产、加工方面已经初具规模,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困境:资源丰富却难以开发

  云南是花卉之乡,吴荣书说,专家称,世界上3个地方最适宜鲜花生长,它们分别是:肯尼亚、荷兰和中国。而云南不仅有温热的气候,高原的紫外线也是影响鲜花色和香的重要因素。因此,无论何种鲜花,来到云南后总能开得更美更艳。目前,云南有3000多种花卉,其中70%—80%都可作为食品原料。但让人遗憾的是,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进行了产业化开发。

  在经过了10多年的鲜花食品科研后,吴荣书很诧异于这个领域市场开发的缓慢。2004年6月,吴荣书撰写了一篇文章,提到产业效益低下是我省花卉产业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她认为,在整个花卉产业链中,观赏价值、营养保健价值、药用价值、美容价值、食用价值构成了花卉的价值链。开发价值的大小顺序排列应为美容价值>药用价值>营养保健价值>食用价值>

  观赏价值。这之中,花卉的观赏价值(除高档观赏花以外的普通观赏花卉)处于最低端,开发价值最低。而在云南花卉产业中,大宗观赏花卉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这是云南花卉产业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云南的花卉产业要做大做强,如果不开辟其他利用途径,仅停留在单一的产业形态或简单的初级产品上,必将影响花卉的再生产与产业的发展。为此,拓展花卉的使用价值,研究花卉的深层次加工技术,进行花卉的规模化深加工,是花卉生产可持续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从另外一方面看,发展花卉深加工可以依托云南巨大的花卉资源,拓展鲜花的利用价值,为花卉延伸产业的多级开发与工业化生产鲜花系列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云南在观赏鲜花发展的同时,特色鲜花产品也走向世界,提高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使云南的花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吴荣书的看法很具前瞻性。“药食同源”,历来是中国人在养生中所秉承的观点,但因为我国对鲜花入食管理较严,使我省的鲜花食品难以大规模开发。如果你是云南人,你吃过的花食品绝对不下10种:玫瑰花、棠梨花、苦刺花、大白花、金银花、菊花、茉莉花……可惜,这些美味的鲜花只能应季而生,我们能吃到的成品食物很少。以大白花、棠梨花为例,吴荣书曾经想过,将这些应季食用鲜花用软包装的形式进行加工,既可满足餐厅,亦可满足普通百姓的要求。但因为该花并未进入国家食品目录,因此不能加工亦不能开发。与此相同的,还有许多盛行于本地的鲜花入食法,菊花泡酒、用桂花做甜食,用茉莉花和金银花泡茶,白族的花草饮、傣族的花宴等,都因受限而无法二次开发进入市场。吴荣书说,云南的许多鲜花既是美味的菜肴,又是名贵的中草药。有的花含有生物激素、天然色素、香精香料等,可以提取上等化工原料,如遍布云南各地的百刺花,其覆盖面积达30万亩以上,适生面积达100万亩以上。花产量大,易采集,但目前利用极少。如此大面积分布的野生花还有棠梨花、大白花、米团花、杜鹃花、槐花,但目前这类资源几乎没有开发利用。大量的野生花卉仍在“沉睡”或“被践踏”,年复一年自生自灭,不能为人所用,变为财富。

  随着以玫瑰为主要材料的鲜花食品创出品牌,云南的鲜花食品或将迎来新的时代。七彩云花正积极与可口可乐公司及其他本土企业合作,准备再拓科研深度,推出新产品。同时,准备在宜良开辟出一个占地200亩的展示车间,让参观的人了解玫瑰花从田间采摘到处理最后生产成成品的工艺流程,使更多的人了解云南的鲜花食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