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稻育种方面,我们完全有自信是国际领先水平,南方地区看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籼稻,北方地区就数我们的粳型超级稻。”谈起水稻育种,徐正进很兴奋。
徐正进是沈阳农业大学教育部和农业部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科研项目20多项,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次获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及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对于这些荣誉的取得,徐正进总是说“这是团队的功劳”。1982年,还在沈阳农业大学读本科的徐正进就进入水稻研究室,师从杨守仁教授学习水稻育种。那时候,水稻研究室的实验田一共就五六亩地,地块小,经费也少,各个实验环节基本都是人工来做。他和师兄陈温福一起翻地、整地、插秧、收割,在田沟垄间播种下水稻育种研究的希望。
早期东北的水稻大都是日本的粳稻品种,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沈阳农业大学先后育成了辽粳5号等高产水稻品种,并很快大面积推广应用,彻底改变了日本稻种在东北稻区一统天下的局面。
30多年来,徐正进一心扑在水稻科研与教学上,在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及超高产育种领域均有系统深入的研究。课题组率先开展水稻直立穗型研究,拓展水稻理想穗型研究领域,将水稻株型育种理论推向新阶段。作为农业部超级稻育种重大专项东北稻区牵头单位,课题组经过10年联合攻关,育成通过部省级认定的优质超级稻新品种16个。东北超级稻率先实现了从小面积示范到大面积推广,从数字产量到农民产量的历史性转变。
“搞科研,兴趣最重要,你如果只把它看成一项工作,不全身心投入,那是搞不好的。”采访结束时,徐正进这样对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