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资料显示,除了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嵩明农业科技示范园等10个重点农业园区外,早在2011年底,昆明就已有各类农业园区31个,而按照2011年完成的《昆明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体系规划(2010年―2030年)》,全市农业园区规划面积将达50万亩。
光鲜数字的背后,却难掩农业园区推进中的尴尬。昆明市园区产业办在总结2013年上半年工作的时候,提到,当前农业园区建设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不够;二是招商难度大;三是土地利用困难;四是重视不够,管理经验不足。
撇开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且不说,在招商难度方面,记者注意到,因土地流转成本提高,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繁琐等影响,落地项目开工少,给新谈项目带来影响。这从另外一方面也看出,农业园区的吸引力依然不够。
吸引力不够的同时,一些农业园区在做规划时,却一味地求多、求大。在宜良采访时,宜良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余文保就透露,当地的农业园区规划正在修订中,新修订的规划较原规划在范围上更广。
再以《富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总体规划》为例,其核心区规划面积5266.35亩,主要承担科技示范园区的管理、技术服务、进行精品农业展示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等功能。但除了丰岛花卉等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外,现代农业园区的“味道”并不浓,而2012年园区内企业完成的投资也不过5020万元。
作为县域农业产业化的创业区和展示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行区、促进农民增收的示范区以及招商引资的承载区,农业园区在被寄予厚望的同时,也需要在记住“贪多嚼不烂”这句老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