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十万个为什么
|

水稻为什么要晒田

作者:许平   文章来源: 吉林省柳河县圣水农业站   发表时间:2014-09-22    点击量:
    晒田后由于土壤氧气含量增加,使原来存在渍水土壤中的还原物质,如甲烷、硫化氢和亚铁等得到氧化,含量显著减少,同时使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增强,促进了有机物的矿化,从而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在晒田期间,土壤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下降,但复水后又会急剧提高。因此,晒田在调节土壤养分方面对水稻生长能够起到先控后促的作用。晒田期间稻株总根数白根数增多,复水后的根数增加更多,同时由于晒田引起根系下扎,使稻根在土壤下层的分布比例增加。由此可见,晒田可以提高根系的质量,扩大了根系的活动范围,增进根的有吸收能力。叶色由青绿肥变成淡绿或黄绿,株型由披散变为挺直,分蘖受到抑制,改善了群体结构和光照条件,茎秆粗壮抗倒状能力增强。
    晒田一般多在水稻对水分反应不甚敏感时期进行。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是晒田的适宜时间,一般是有效分蘖终止前3天进行晒田,晒田时间为5——7天。晒田程度以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土质肥沃、土壤渗漏量小的地块稍重晒,低洼冷浸地和水稻根发黑的地块即使长势不旺,苗数不多也应排水轻度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