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晚,在湘潭市农科所、原种场的千亩连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笔者目睹了“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的景象:一盏盏桔黄色的佳多频振式杀虫灯集资排开,浅蓝色的灯光“诱”来了成群的飞蛾,它们从四面八方扑向杀虫灯,触在杀虫灯的高压电网上,溅起朵朵红色的火花,然后“丧命”于集虫袋内。
据湘潭市农业局的植保专家介绍,这种灯在该基地的杀虫效果特别理想,每晚可诱杀各类害虫的成虫0.25-0.5公斤左右。由于杀虫量大,使用这种物理杀虫技术的作物地,田间害虫的产卵量降低了70%左右,显著减少了化学防治的次数。另外,由于灯下诱杀的成虫,准确地指示了田间虫害的发生动态,为准确预测虫害发生高峰期和科学指导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从根本上解决了盲目施药和乱施药的现象,从而真正达到无公害生产的目标。
据介绍,该灯在水稻区使用,可诱杀稻纵卷叶螟、稻螟蛉、稻飞虱、二化螟、稻叶蝉等害虫;在玉米区使用,可诱杀玉米螟、有翅蚜虫、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等;在蔬菜区使用,可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大猿叶甲、菜螟、豆荚螟、小菜蛾、黄曲条跳甲、金龟子、粉虱等30多种害虫。目前,湘乡市东郊乡、册枣镇及雨湖区等地已引进这种杀虫灯250余盏,用于水稻、蔬菜、玉米等作物的无公害生产示范,其覆盖农作物监控面积达1.2万亩。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加大推广力度,扩大应用领域,该市市民不久的将来有望吃上真正的放心农副产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