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植物保护技术
|

使用风化硫酸铜须谨慎

使用风化硫酸铜须谨慎

作者:   文章来源:风化硫酸铜   发表时间:2003-03-26    点击量:

硫酸铜俗称蓝矾、胆矾,化学名称为五水合硫酸铜,是含有5个结晶水的蓝色晶体,分子式为CuSO4·5H2O。
  在鱼病防治的过程中硫酸铜作为一种能够杀灭多种鱼类寄生虫的渔药已经被人们使用了几十年。同其他渔药相比,由于硫酸铜价格较为低廉,故在众多新颖渔药层出不穷的今天,它仍在渔药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使用硫酸铜防治鱼病通常有全池泼洒法和浸洗法两种。前者有效的安全浓度为0.7ppm,即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晶体0.7g(或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晶体0.5g和硫酸亚铁0.2g),使用方法是用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浸洗法是指在水温15℃~20℃的条件下,用8ppm浓度的硫酸铜水溶液浸洗鱼体20~30分钟。
  在日常的鱼病防治过程中,我们所使用的硫酸铜就是带有5个结晶水的蓝色晶体(CuSO4·5H2O)。所以,在使用0.7ppm浓度的硫酸铜晶体进行全池泼洒时,每立方米水体中实际含无水硫酸铜(CuSO4)仅有0.45g。
  硫酸铜虽然具有5个结晶水结构,但硫酸铜与结晶水的结合是不牢固的,在干燥的空气中会出现逐步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风化现象。有的渔药商店或渔民在存放硫酸铜的过程中由于保存方法不当,加之天气干燥(尤以北方为甚)等原因,常常出现五水合硫酸铜风化脱水或变成白色粉末状无水硫酸铜的现象。
  在使用此类无水硫酸铜时应特别注意。如果仍按0.7ppm的浓度来计算,折合成晶体硫酸铜的浓度则为1.0ppm~1.1ppm。资料表明:硫酸铜对鱼类的安全浓度范围比较窄,全池泼洒浓度在0.8ppm以下是安全的,超过此浓度范围极易引起鱼类中毒,特别是在天气炎热的夏季、水温较高或水质清瘦的池塘和养殖鲤、鲫等鱼类乌仔、夏花的池塘,使用无水硫酸铜的危险性会更大。用风化硫酸铜浸洗鱼种按8ppm的浓度折合成晶体硫酸铜的浓度应为12.4ppm,其危险性更是显而易见。
  因此,在使用风化的无水硫酸铜时,应在原有用量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约1/3的用量才是比较安全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