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植物保护技术
|

小麦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小麦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   文章来源:小麦叶枯病   发表时间:2005-01-17    点击量:

  中文名称:小麦叶枯病

  英文名称:Wheat leaf blotch

  拉丁学名:Septoria tritici Rob.et Desm.

  为害作物:小麦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有时也为害穗部和茎秆。在片上最初出现卵圆形浅绿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展联结成不规则形大块黄色病斑。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般先由下部叶片发病,逐渐向上发展。在晚秋及早春,病菌侵入寄主根冠,则下部叶片枯死,致使植株衰弱,甚至死亡。茎秆和穗部的病斑不太明显,比叶部病斑小的多。分生孢子器也稀少。

  病原菌形态特征: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器壁褐色至黑色,孔口微突出。常产生于寄主表皮组织下的气孔下室内。孢子器内产生大小两种分生孢子。大孢子较多,细长,无色。有3—7个隔膜,两端圆;小孢子无隔膜,微弯,无色。

  发病特点:在冬麦区,病菌在小麦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夏,秋季开始侵入幼苗,以菌主主体在病株亡越冬。来年春季,病菌产生分生孢子传播为害;在春麦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在小麦残体上越冬,来年春季小麦播种后产生分生孢子传播为害。在低温多湿的条件下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扩展。品种间对叶枯病的抗病性差异较大。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耐病良种。
   (2)深翻灭茬.清除病残体,消灭自生麦苗。
   (3)农家肥高温堆沤后施用。重病田可考虑轮作。
   (4)大田喷药,在发病重的田块,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粉锈宁喷施。参见小麦赤霉病及小麦条锈病这几种药的使用方法。

  常用药剂: 多菌灵      甲基托布津      粉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