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鱼来源与选择
黄颡鱼亲鱼可从市场直接选购(捕自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也可采用人工培育的亲本。亲鱼总的挑选原则是体质健壮、无伤或创伤较小、性腺发育良好。雌雄鉴别主要看生殖孔,即有生殖乳突为雄,无生殖乳突为雌。成熟好的雌鱼,腹部膨大而柔软,轻压腹部卵巢有流动感,生殖孔与泌尿孔分开,生殖孔圆而红润,用挖卵器取卵观察,卵粒大小较均匀、分离,呈黄色、有光泽,卵核偏移,有极化现象。成熟好的雄鱼,生殖突较粗壮、微红。解剖观察,精巢在体腔壁两侧呈树枝型分开。此期精巢中精子、次级精母细胞充满于精小叶内,初级精母细胞较少,但一般挤不出精液。选择个体重75克以上的雌鱼和100克以上的雄鱼为亲本,用于人工授精的亲鱼雌雄比例以(3~5):1为宜;人工催产自然产卵的亲鱼雌雄比例以1:(1~2)为宜。
二、亲鱼运输
运输水温以6℃~15℃为宜,运输用水应清新、溶氧高,温差不超过3℃。运输前2~3天,亲鱼要停食并拉网锻炼一次,以增强亲鱼体质,减少粪便等排泄物对运输用水的污染。大批量运输可采用运鱼罐充氧运输,运输时间在5小时以内,装运密度不超过100公斤/立方米。拉网、装运、卸鱼等操作要仔细,避免鱼相互刺伤。亲鱼人池前用2%~3%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消毒。
三、亲鱼培育
亲鱼入池前2周,用75公斤/亩的生石灰消毒亲鱼培育池,并培育好水质,使水体保持一定肥度,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雌雄鱼可单养也可混养。放养密度不超过200公斤/亩,套养少量花白鲢以控制水质,不要放入鲤鱼、鲫鱼等杂食性、抢食能力较强的鱼类,以免因争食而影响亲鱼的正常发育。
当春季水温上升到l0℃以上时,开始投饵驯化,水温15℃以下时,每日傍晚投饵1次;水温达到15℃以上后,每日早晚各投饵1次,每次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3%~5%,投喂量以l小时内吃完为宜。为了做成软饲料,蛋白含量38%~42%,定位投在饵料台上,可投喂小鱼虾、蚌肉等绞成的肉浆,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推荐配方为:鱼粉32%、豆饼32.5%、玉米粉1%、米糠6%、麸皮16%、过磷酸钙1%、黏合剂及维生素、矿物质预混料11.5%。
日常管理要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2~8.5,严防浮头泛塘,亲鱼如出现严重浮头会造成不产卵。在准备催产前1~2个月,每7~10天冲水一次,每次冲水1~2小时。水色太浓时要及时换注新水。
四、产卵繁殖
人工条件下黄颡鱼的繁殖有四种方式:一是在池中自然产卵自行孵化,然后收集鱼苗进行人工培育;二是在池中自然产卵授精,人工收集受精卵孵化;三是人工注射催产剂,自然产卵授精,人工孵化;四是人工注射催产剂,人工授精,人工孵化。采用第四种方法雄鱼只能利用一次,不利于亲鱼的保护。这是因为黄颡鱼雄鱼的精巢呈树枝状,精液不易挤出,只能杀死雄鱼取出精巢进行人工授精。目前生产上常采用的是后两种方式,本文中仅介绍这两种方式。
1.催产亲鱼的选择。成熟度好的雌鱼,腹部膨大,腹部向上可见卵巢轮廓明显,倒立有卵巢流动现象,生殖孔扩张,宽而圆,呈深红色,手摸腹部柔软而富有弹性。雄鱼体色较深,个体较大,生殖突长而尖,呈桃红色。
2.催产。催产季节为5~6月,水温20℃以上,22℃~28℃最佳。催产药物常用鲤脑垂体(PG)、马来酸地欧酮(DOM)、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可采用这几种药物的混合剂,推荐剂量为每千克雌鱼体重用PG3~10毫克+LRH-A10~15微克+DOM4~10毫克+HCG500~20000国际单位。剂量随温度、亲鱼成熟情况而适当增减。雄鱼剂量为雌鱼的1/2~2/3,注射采用两次肌肉注射总量的1/3,隔12~20小时后注射余量,雄鱼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一次注射。在水温23℃~26℃时,效应时间为13~18小时。
3.产卵授精。注射催产药物的亲鱼即可自然产卵,也可进行人工授精。
①自然产卵。亲鱼注射第二针后,按雌雄比1:1~2的比例放入产卵池待产。产卵池以水泥池为好,水深0.4~0.8米。池中用棕片或网片做鱼巢,待亲鱼入池后,采用充气增氧和微流水刺激。产卵期间保持产卵池安静,不得惊动亲鱼。黄颡鱼产卵分几次完成,产卵持续时间为1~2小时,待效应时间过后水面平静即可排水收孵。
②人工授精。亲鱼注射催产剂后放入池中,用流水刺激,在效应时间到达后亲鱼发情即捕起进行干法授精。一组人员取雌鱼,用布擦干鱼体表,将卵挤入容器中,同时一组人员杀雄鱼取精巢,精巢置于研钵中剪碎研磨,用0.6%生理盐水或精子稀释液稀释后,立即同卵子混合均匀,用羽毛搅拌,充分混合后,将受精卵均匀附着于着卵板(或鱼巢)上。在人工授精过程中要擦干鱼体表及各种用具表面的水分,并避免阳光直射。
4.孵化。孵化用水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不低于6毫克/升,水温23℃~28℃。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