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体重稍高一点好?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发表时间:2013-12-11 点击量:
“老年人体重稍高一点”指老年人的体质指数(BMI)值宜在正常体重范围内偏高的一侧,即21—23.9,这样的老人骨密度较高,死亡率较低,而呼吸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较低一些。
骨密度较高 一项“体重、体质指数与中老年男性股骨骨密度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体重、BMI与股骨骨密度呈正相关,瘦人体力和精力较差,摔倒骨折的危险性增大。
死亡率较低 “北京市55岁以上人群体质指数与高血压及全死因死亡率的关系”队列研究结果表明,BMI随年龄的上升而下降,高血压患病率则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BMI与全死因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建议老年人群不应过分强调减肥。
美国学者报告,在对600万人进行了40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稍胖者(超过标准体重10%—15%)寿命最长,死亡率最低。澳大利亚“不同年龄和体质指数不抽烟的健康白人总死因相对危险性”研究显示,在20岁以上各年龄组成人中,以BMI接近22者心血管疾病死亡和总死亡相对危险性最小;在65岁以上老人中,以BMI在22—24.9之间者总死亡相对危险性最小。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皮下脂肪稍多的老年人,抗寒、抗病能力较强,在临床上也见到当需要外科手术、化疗或放疗时,皮下脂肪多的老年人比瘦弱的老年人更能坚持。瘦弱的老年人皮下脂肪少,耐寒能力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抵抗力也弱。当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急性传染病发生时,他们的发病率较高。
因此,提倡老年人体重应稍高一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