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un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成果推介
|

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

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06-04-26    点击量:

    该项目属大气科学技术领域。短期气候变化是指月、季和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变率和气候异常。短期气候预测则是根据大气科学的原理,运用现代气候动力学、统计学等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数据库、通讯技术等手段,在研究气候变异成因的基础上,对月、季、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趋势和气候灾害进行科学预测。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在对中国气候异常规律及预测信号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一套有物理依据的短期气候监测、预测系统以及气候异常对国民经济影响的评估系统与服务系统。重点研究以动力气候模式和统计一动力学方法为主的综合短期气候预测新技术,并据此建立国内比较先进的第一代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项目完成后,在气候动力学与气候预测理论方面有明显提高,短期气候预测方法有新突破。其平均预测准确率在现在的60%~65%的基础上提高5%;对关键地区和关键季节的预测准确率争取提高10%左右。为党和政府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以及进行防灾、减灾、抗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的组织部门为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农业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为第一主持部门。项目设置了5个课题28个专题。
    五年来,通过研究人员的奋力攻关,为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发展填补了空白,并成为国家气候中心的基本业务系统,极大地支持了国家气候中心的建设发展和与国际接轨。成功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代气候监测、预测、影响评估和服务的业务系统,首次在国内将动力产品应用于业务,实现了动力与统计相结合,提高了短期气候预测的现代化水平,具有较好的服务效果和显著社会效益。其预报准确率根据1998— 2002年的统计,国家级比“九五”前提高于5%~9%,区域级(省级)提高了5%~10%。基本上满足了我国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建设对气候信息和气候预测的需求,尤其是对1998年我国大洪水的预报,取得了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