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成果利用我国独具的资源优势,即收集保存了各类种质资源215份;其中包括52个种(变种)及来自14个省(直辖市)、48个地区的特殊地域基因型;并新发现和命名2个新种、保存了种间杂交F1、 F2后代植株9 870株,是目前世界上保存猕猴桃种质资源涵盖量最大、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种质基因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于世界上第一个猕猴桃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
对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利用价值的评价,完成了52个种、品种及杂种的染色体计数及倍性确定。采用简便、高效的技术手段,改进电泳技术对32个物种、22个栽培品种(品系)及杂交后代的等位酶进行了遗传分析和多样性评价,采用种间杂交后代家系的等位酶遗传学分析,首次确定了猕猴桃属植物的10个同工酶基因位点。并首次提出了美味猕猴桃为异源六倍体,中华猕猴桃四倍体小种为同源四倍体的同工酶遗传学证据。
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系统的种间远缘杂交试验,并将杂交育种及系统选育的适于鲜食、加工、观赏的4个新品系在全国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推广6.2万亩。经初步统计,按1998年4.5万亩的结果面积概算,累计总产达43.3万吨;综合产值18.9亿元,新增利税达2.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