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将狂犬病、犬瘟热、副流感、传染性月于炎与细小病毒性肠炎的五种疫苗弱毒株联合研制而成,用于当前对我国军犬、警犬、实验犬等及貉、狐、貂等毛皮动物与狮、虎、熊猫等野生动物危害极大的上述疫病的免疫预防注射。主要内容、特点与应用情况如下:①毒种培育与鉴定:本研究所用的5株弱毒毒种,有2株为本课题组从我国本土分离获得的自然弱毒株,另外3株则是经复壮和克隆选育而成的。在国内外首次将人畜共患的狂犬病与对上述动物危害极大的犬瘟热、副流感、传染性肝炎及细小病毒性肠炎4种疫苗的弱毒株联合到一起,研制成国内外特有的犬五联弱毒疫苗。在毒种鉴定方面除按常规进行其安全性免疫原性鉴定外,又采用分子病毒学技术,通过对各毒种传代前后的相关基因序列比较,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了鉴定;②对传代细胞系鉴定与免疫力检测方法的研究:首次在国内按国家关于传代细胞安全性鉴定试行规程,完成了对所用VERO、F18和MDCK3株传代细胞的外源病毒、支原体与致瘤/致癌性等安全性鉴定,保障了细胞的安全使用;先后在国内建立所研究病毒的SN、HA、ELISA、PCR等诊断方法,为各弱毒的免疫力检测提供了方法;③犬五联弱毒疫苗制造、检验与应用研究:应用所选育的毒种与鉴定的传代细胞,按国家关于兽用新生物制品研制要求,系统地进行了该疫苗的实验室研究、田间试验、中间试制区域试验,研制成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惟一刚传代细胞研制并已为国家批准的犬五联弱毒疫苗.并据此制订了该疫苗制造及检验试行规程。分别于1998年9月和1999年2月通过国家兽药审评委员初审与复审,于1999年12月获国家颁发的犬五联弱毒疫苗新兽药证书,该疫苗已试用军犬、警犬、实验犬和家犬、伴侣犬等各类犬150余万头,貉、孤、韶等毛皮动物6()余万头.狮、虎、熊猫等野生动物300余头, 100%安全,保护率达90%~95%,高于进口同类疫苗,但售价只有进口苗的20%,受到用户的普遍好评。仅1997—1999年3年即获经济效益65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