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新品种选育及先进栽培技术研究”于1989年由新疆自治区科委立项,经5年对新品种选育、纸筒育苗移栽、种子丸衣化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内容的协作攻关,取得一系列成果,并在生产上广泛应用。育成的多倍体杂交种新甜6号以其高产、优质、耐病特点在新疆广泛推广。1990年被列为新疆农作物品种重点推广项目,仅1993年就推广57.6万亩,占全区甜菜面积的63%,成为主栽品种。5年间累计推广337.5万亩,创经济效益2.59亿元,还育成了一批符合目标的不同类型多倍体杂交种及组合,其中80B26和81B67可望成为新疆自治区重要的后备品种。纸筒育苗移栽和种子丸衣针对新疆条件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提出一系列适于新疆地区使用的技术,制定出“新疆纸筒育苗移栽技术规程”,在全区 7个甜菜主产区示范累计面积达2.5万亩,单产达4.5吨/亩,获经济效益1 450万元。夏育移栽甜菜单产达3.1吨/亩高产纪录。成功地开发出适于新疆地区于旱条件下纸筒育苗用的90—16、90—7和大田机械直播的92—A、92—B、92—C五种丸衣配方,出苗率超部颁标准,比进口丸衣种子提高16.2%~28.7%。 5年来研究明确了新疆甜菜褐斑病和旋幽夜蛾的发生规律和大发生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产量损失数学模型,提出了在不同生产水平下的经济阈值及其相应的防治指标;初步查明了丛根病发生主要因素,提出一系列控制病害的措施。制定出“新疆甜菜主要病虫草害综合治理规程”,并在8 200亩甜菜田进行示范,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挽回经济损失13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