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泅棉3号”新品种属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科学技术领域。“泗棉3号(原名泗阳263)”是一个集丰产、多抗、优质和适应性广于一体的优良品种。1996年被评为全国“八五”攻关十个重大农作物新品种之一。丰产性超过了1984—1991年长江流域区试中连续8年夺冠的高产品种“泗棉2号”。“泗棉3号”皮桐亩产91.15千克,比对照(泗棉2号与盐棉48平均亩产83.31千克)增产6.255千克(缩值系数0.75)。大面积出产皮棉亩产一般80~100千克,高产栽培达150千克以上。抗病虫:国家级试验,“泗棉3号”高抗枯萎病、棉铃虫,中抗蚜虫。烂铃少,僵瓣花率低。纤维品质优,比强度20.9克/特克斯,麦克隆似4.6。“泗棉3号”是棉花株型育种的新突破,具有叶层配置合理,通风透光性好,有效叶面积系数大,群体光能利用率高的特点。在育种技术上注重扩大亲本遗传基础,坚持高世代连续选择,协调综合丰产性,加强多抗性选择,实行育繁推相结合,1996年种植1295万亩,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育成的棉花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也是建国以来我国自育棉花品种在长江流域推广面积最大的;在目前的抗棉铃虫品种中推广面积更居首位,苏、皖、赣近年占当年棉花面积的60%~75%。1993—1996年累计推广3 116.3万亩,新增皮棉19.492 5万吨。新增效益30.018 3亿元。
